我們把企業信息服務比做(zuo)蓋房子,laaS是(shi)根(gen)據建造的需要,向大家(jia)提供各種各樣的磚頭(tou)。
接下來我(wo)們(men)發現,一(yi)塊磚(zhuan)一(yi)塊磚(zhuan)的蓋房子,效(xiao)率太(tai)低(di)了(le),這時候(hou)我(wo)們(men)發明了(le)預制(zhi)件,在(zai)工(gong)廠里(li)面(mian),把墻面(mian),樓板,立柱(zhu)等等都預制(zhi)好,到了(le)現場直(zhi)接組(zu)裝(zhuang),就(jiu)可以(yi)完成建造,而這個提供(gong)預制(zhi)件的服務就(jiu)是PaaS,PaaS是資源提供(gong)方(fang)和最終使(shi)用方(fang)直(zhi)接的過渡。
SaaS做得更干脆,直接(jie)為我們提供一個完整(zheng)的(de)房子(zi)。
回頭再看SaaS為我(wo)們(men)提供的(de)房(fang)子,有可(ke)(ke)能(neng)是毛坯也有可(ke)(ke)能(neng)是精裝,更有可(ke)(ke)能(neng)是能(neng)夠根(gen)據我(wo)們(men)的(de)需要,自(zi)助(zhu)變換戶型、自(zi)助(zhu)選擇各種各樣的(de)裝飾(shi)模塊來(lai)裝潢(huang)的(de)產品。
三種房子代表(biao)三種不同(tong)的SaaS服務,你想要毛坯還是精裝,或(huo)者是第三種自(zi)助服務?
現在(zai)可以忘掉房子的(de)比喻,看下IaaS、PaaS、SaaS之間的(de)區別:
如果你想要建立一個網站,正常所需要的投入是:買服務器,安裝服務器軟件,編寫網站程序。
但如果你想要采用云計算,大致有以下三種方(fang)式——
1.采用IaaS服務,意味著你就不用自己買服務器,隨便在哪家購買虛擬機,不過還是需要自己裝服務器軟件。
2.采用PaaS服務,意味著你既不需要買服務器,也不需要自己裝服務器軟件,只需要自己開發網(wang)站(zhan)程序。
3.如果購買某些在線論壇或者在線網店的服務,意味著你不用自己開發網站程序,只需要使用它們開發好的程序,而且他們會負責程序的升級、維護、增加服務器等,你只需要專心運營即可。這就是SaaS。
基于這個解釋,我例舉一個更加簡單易懂的解釋——SaaS就是共享單車。
SaaS,翻譯過來是“軟件即服務”。在大家的認知中,軟件屬于“產品”,SaaS也確實是一種產品,那為什么幾乎所有的SaaS廠商卻都在強調“服務”這個概念呢?
自行車和共享單車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共享”二字。
“自”行車,是你自己的,你如果想騎,需要自己花錢買,車子的所有權,控制權都屬于你自己,同樣的(de),車(che)子如果損壞(huai)了也需(xu)要你自己(ji)來承擔(dan)維(wei)修費用(當然(ran),保質期(qi)內(nei)的(de)情況除(chu)外)。
“共享”單車,是大家共享的,你如果想騎車,直接掃碼解鎖騎走就行了,到達目的地后在手機上還車,完成付款即可。你不需要再去操心車子是否丟失或損毀,會有單車所屬公司來進行管理。
也就是說,自行車它是一種“產品”,你擁有了它,才可以使用它;共享單車則是一種“服務”,你(ni)沒有擁有它,但(dan)依然可(ke)以付費使用(yong)它,并(bing)且(qie)只管用(yong)就好了(le),不(bu)用(yong)操心別(bie)的。
二者之間最本質的區別就在于“所有權”和“使用權”上。
單純解釋概念還是太虛了,大家可能沒有啥具體的感知,下面來說下SaaS和傳統軟件的區別——按需供應和提前部署的區別。
以簡道云SaaS平臺為例,從企業的不(bu)同角(jiao)色來(lai)說明SaaS與傳統軟(ruan)件之間的差異:
對于企業用戶的老板而言,最關心的是自己每筆花銷的ROI,支出和收益都是重點考慮因素。
從企業支出方面來看——
SaaS產品的訂閱制商業模式相對于傳統軟件而言,是壓倒性的優勢:
一是沒有實施成本:SaaS落地快、上線快、迭代快的產品特點,免去了傳統軟件冗長的本地部署流程,在公司正式開(kai)始使用產(chan)品前,幾乎沒有任何沉默(mo)成本(不考(kao)慮機會成本)。
二是產品試錯成本低:按月付費的早期投入會明顯低于傳統軟件的一次性投入,就算購買的SaaS產品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也能以較低的成本切換到下一個意向產品。
三是節省企業IT支出:從長遠來看,SaaS產品的累計付費必定高于傳統軟件的一次性支出,但考慮到按月結算對企業現金流的壓力,特別是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可以節省出一筆相當可觀的費用。
從企業收益方面來看——
SaaS產品的通用能力和定制能力皆優于傳統軟件產品。
通用能力:SaaS產品的通用功能(neng)是面向所有客戶的,而且會不斷基(ji)于客戶群體的反饋優(you)化升級,產品迭代的思路已經逐漸和(he)互聯網產品趨同。
而傳統軟件產品的本地部署方式已經決定了版本的優化是漫長又笨重的,而且大多數傳統軟件產品的升級需要額外付費。
定制能力:傳統軟件產品的定制化能力無疑是優于SaaS產品的,本地實施(shi)的(de)過(guo)程也是不斷吸(xi)收(shou)企業定制化需求的(de)過(guo)程。
但實際上定制和通用的界線本身沒有那么清晰,從最終的結果來看,合理的定制需求必然通用。
對于中小企業,定制的需求要弱很多,SaaS產品具備全面而完善的通用功能和模板。 對于大型企業,定(ding)制是必不可少(shao)的,SaaS產品也能以私有云和混合(he)云部署(shu)的方(fang)式去解決這一問(wen)題。
對于最一線的員工而言,大家更在乎的是產品好不好用,能不能幫助更高效地完成日常工作任務。
一線員工是使用產品最多的群體,但并不是付費主體,所以早期并未獲得服務廠商的重視,這也是傳統軟件產品和SaaS產品產生差異的重要因素之一。
從用戶體驗角度來說——
所以SaaS公司普遍收到用戶側的反饋更多,不得不重視一線員工的反饋。
從跨平臺協作的角度來看——
對(dui)于不少一線員工而言(比(bi)如銷售),對(dui)于移動端的需求往往會遠(yuan)(yuan)遠(yuan)(yuan)大(da)于桌面端。
基于云計算的SaaS產品擁有手機電腦不受限,深度集成釘釘、企微、飛書、微信,信息直達等特點,能夠良好地支持移動端生態,包括雙端聯動等對實時性要求更高的業務需求。
從IT支撐度來看——
企業采購外部IT系統,有一個重要角色是IT支持,大公司會有專門的IT服務部門,小公司一般由現有職能團隊兼任。
基(ji)于SaaS產品的(de)(de)非本地化部署,已經(jing)把(ba)IT支持這項(xiang)服務(wu)包含(han)在自己的(de)(de)業務(wu)范疇(chou)之內了。
這也(ye)是(shi)SaaS公(gong)司會演化(hua)出(chu)CSM(Customer Success Manager)崗位的原因。
軟件產品則恰恰相反,IT支持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崗位。單是本地部署服務器的維護和運營就已經需要耗費不少人力了。
而且軟件產品一般是一錘子買賣,交付后的維護成本相對較高,企業設置專職的IT支持人員性價比相對較高。
部分內容來源:知乎老賤和Yongtao Wang
前往體驗簡道云零代碼搭建平臺:gaoyunjj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