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工廠調研時,經常聽到老板抱怨:“ERP都上了,怎么還是亂?”
財務的賬倒是清楚了,單據也能隨時調出來,可車間依然問題不斷:
- 計劃落不了地,
- 物料經常對不上,
- 交付還是延期。
癥結不在ERP本身,而在很多人誤以為它能解決所有問題。
其實,制造業系統是一整套組合工具,每一個都有明確分工。
ERP管全局,但它不是萬能鑰匙,不能代替生產調度、倉儲管理、質量追溯這些工作。
要讓工廠運轉順暢,必須依靠ERP、MES、WMS、SCM、PLM、QMS、APS等系統各自發揮作用,再通過協同把鏈條打通。
今天,我就把這七個系統擺在一張桌子上,講清楚它們各自負責什么。

ERP:全資源統籌
我常說,ERP是總賬房+總調度,它的定位,就是把公司的錢、料、人、單子都管起來。
訂單來了,從銷售到采購再到財務,所有環節的數據都在 ERP 里有據可查。
可問題也很常見:
- ERP上線后,財務覺得輕松了,報表一鍵生成;
- 可一到生產,還是靠車間主任拍腦袋。
換句話說,ERP對財務和計劃有效,對一線執行卻心有余而力不足。
所以,別指望ERP能替你解決所有現場問題,它的作用是統一賬本和流程,讓不同部門說的數字是一回事。
但要把計劃落到產線上,它自己是不夠的。

MES:生產指揮
ERP再強,也下不去產線,很多工廠都是這樣:
- ERP的計劃排得好好的,結果到了車間,全靠組長喊一嗓子。
- 生產異常沒人跟蹤,進度到底到哪兒?得跑去問一圈。
這時候,MES才是真正的指揮臺。它接住ERP的生產指令,把任務分解到每個工序、每臺設備,實時跟蹤進度。
設備壞了、工人缺人、工序延誤,MES都能冒紅燈。
我在一家電子廠看過,他們之前用 Excel 跟產線,光確認每天完成多少件就得花大半天。
上了 MES 后,生產進度直接掛在大屏上,異常立刻冒出來,車間主任也不用天天到處催。
MES的價值就在這里:它盯的是執行,讓計劃能落地。

WMS:倉庫賬房
工廠最大的雷區之一就是倉庫。
- 賬上明明有一千件物料,結果倉里一找,半天找不到;
- 或者盤點一做,差得一塌糊涂。
- 老板火冒三丈,庫管一臉無辜:“我也不知道啊。”
其實問題不全在庫管,而在倉庫沒系統支撐。
WMS就是倉庫的賬房,它管的不只是“有多少”,還管“在哪兒”“先用哪個”。
有些工廠上了 WMS 后,庫位精確到貨架哪一層,掃碼就能找。
再加上先進先出邏輯,避免了原料過期報廢。
更重要的是,WMS和MES、ERP能對上賬,計劃用多少、庫里出多少,避免了“賬面有,地上沒”的尷尬。

SCM:供應鏈中樞
我遇到過不少老板吐槽:“計劃老是做不準,供應商一拖貨,整個工廠都趴下。”——這就是典型的供應鏈黑洞。
SCM的作用,就是把企業和外部打通。它不是只盯采購價,而是關注交期、庫存、物流和供應商表現。
你什么時候下單、供應商什么時候發貨、物流多久能到,SCM能給你一個全局視角。
我在一家汽車零部件企業看到,他們用了SCM后,
- 供應商延誤一眼就能看見,
- 還能自動提醒采購提前準備,避免缺料停線。
可以說,SCM就是企業外循環的中樞,沒它,內部再順也可能被外部拖垮。


PLM:研發資料庫
很多工廠返工、報廢,其實根子在研發。
設計一改,車間還在用老圖,結果做出來的全是廢品。
PLM就是解決這個斷層的,它管設計、版本、工藝文件,讓研發和車間用的是同一份數據。
新版本一發布,系統自動推送到相關部門,避免信息不同步。
我在一家家電廠看過,
- 他們沒 PLM,研發改了十幾次設計,結果車間還拿著第一版的圖紙生產。
- 最后返工、報廢的損失,遠比系統的投入大得多。
PLM的價值,就是讓研發和生產之間不再傳話走樣。


QMS:質量管控器
質量問題在很多工廠都是出事才補救。
- 檢驗發現問題,反饋不上去;
- 客戶投訴,沒人能追溯是哪批次。
這樣一來,問題永遠在重復。
QMS就是把質量管理拉成閉環,從供應商來料,到生產過程,再到出貨和售后,哪里出問題都能追溯到源頭。
它還能把整改要求推送到責任部門,確保不是寫在紙上就完事。
有的企業在QMS里設了自動預警,比如同類問題三次沒關閉,直接報到總經理。
這樣質量問題就不再是大家都知道但沒人管,而是真正落實。


APS:高級排產器
說實話,排產是車間最頭疼的事。
訂單多的時候,急單插單、產能不均、設備突發停機,搞得計劃天天改。
靠經驗排,常常是越改越亂。
APS就是專門干這活的:它會考慮產能、設備負荷、工藝路線,把所有約束條件算進去,再給出一個相對最優的排產方案。
- 我見過一家塑料廠,以前靠 Excel 排產,每天晚上調度得排到凌晨兩點。
- 上了 APS 后,半小時內出方案,還能模擬“如果插單會影響哪些訂單”。
這就是智能的價值,減少人工拍腦袋。

七大系統的關系
這七個系統之間,不是替代關系,而是互補關系。
ERP是全資源管理,MES是執行落地,WMS盯倉庫,APS優化排產,SCM管上下游,PLM管研發設計,QMS盯質量。
- 如果你只上ERP,就像工廠只裝了一個大腦,卻沒有神經末梢去執行;
- 只上MES,卻沒ERP配合,產線跑得再快,財務還是一團亂。
數字化不是單點突破,而是體系協同。
結尾
我常提醒老板一句話:別幻想一個系統能包治百病,工廠的復雜性決定了它需要一整套工具配合。
ERP、MES、WMS、SCM、PLM、QMS、APS,這些系統誰都替代不了誰,組合起來才能形成完整閉環。
但話也說回來,不是每家工廠都要一次性全上。
關鍵是認清自己最致命的短板,先補那一塊,再逐步擴展。
系統不是裝門面,而是幫你解決真問題。
數字化轉型,拼的不是誰上得多,而是誰上得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