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在車間里,看到生產一片忙亂,
- 計劃來來回回變了好幾次,
- 最后產品出來質量堪憂,
- 甚至現場一問三不知?
如果有,那你就不是一個人,很多企業老板和管理者,都在生產管理中面臨同樣的困擾。
而這些問題看似都跟員工能力沒啥關系,實際上,根源很可能是——生產管理的五張關鍵表格沒用好。
今天,我就想跟大家聊聊,五張表,它們看似不起眼,但卻是生產管理中最基礎、最核心的工具。
這五張表分別是:
- 生產排產表
- 工序作業卡
- 生產日報表
- 工時記錄表
- 物料需求表(MRP表)
可能很多人都聽過這些表格,甚至有的公司已經用上了,但真正在操作中能把它們用對的,又有多少呢?
今天我們就來一一捋清楚。
文章參考>> //gaoyunjjd.com

1.生產排產表——今天干啥
大家都知道,生產排產表就是車間的工作計劃,沒它,生產就容易失去方向,隨時可能出現混亂。
問題就在于,很多公司做排產表時,往往憑經驗排,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
舉個例子,
- 今天的訂單插到明天,
- 明天的急單壓到后天,
- 結果一切都亂了套。
如果排產表沒用好,整個生產計劃就像“無頭蒼蠅”一樣四處亂撞。
正確用法是什么?
- 首先要明確優先級,急單、大單、常規單要排得清清楚楚。
- 其次,要結合產能,不是排了就能做,要根據人力、設備等資源實際情況來調整。
- 最后,排產是動態的,要隨時根據缺料、設備故障等因素做出調整,但這得有記錄,不能靠口頭排產。
簡而言之,排產表就是為了明確“誰、在什么時候、在哪臺設備上、干哪一單”的問題,聽起來很簡單,但實際操作好,才是解決亂象的關鍵。


2.工序作業卡——怎么干
排產表告訴你干啥,工序作業卡就告訴你怎么干。
- 沒有工序卡,工人全憑經驗干活,老員工還行,新人一上手就出錯。
- 或者工藝變了,沒人通知,結果照舊做,返工、報廢,最后把自己坑了。
工序作業卡的作用很簡單:確保每道工序都能按規范執行,確保每一步都可追溯。
怎么做?
- 首先,寫清楚每道工序的操作步驟、設備要求、關鍵尺寸。
- 接著,追蹤流轉,卡片跟著產品走,哪道工序完成了,誰做的,什么時間,必須打勾或簽字。
- 最后,版本管理也很重要,工藝變更了,工序卡也要同步更新,避免亂套。
工序作業卡的關鍵點是:確保“怎么做、誰做、做到哪一步”都能清晰明了,避免混亂。

3.生產日報表——昨天干了多少
生產日報表就是每天車間的生產總結。
你可以通過日報表清楚地看到,
- 昨天的產量是多少,
- 完工率是多少,
- 是否存在質量問題,
- 設備是否出現了故障等等。
但是,常見的問題是,日報表成了形式主義,只寫了產量數字,反而把質量、異常等問題忽略了。
最后,管理層以為一切順利,實際上現場問題一堆。
正確的做法是,
- 日報表除了要記錄產量和進度,還要對比計劃,看看差了多少。
- 質量和異常情況必須要報告,包括不合格數量、設備故障、缺料等。
- 最重要的是,責任和改進要明確,發現問題要有責任人,不能只是數字,沒有行動。
一句話,生產日報表不僅是“昨天干得怎么樣”的鏡子,也是發現問題、推動改進的工具。

4.工時記錄表——效率高不高
“工人效率低”,這話你可能聽過不少,但如果你沒有工時定額和記錄表,根本沒法評估“低”的標準。
很多公司沒有真正的工時數據,只能憑感覺說效率低——工時記錄表就在這里發揮作用。
工時記錄表的作用是,給每道工序定一個工時定額,并通過實際記錄,看看工人是否按照標準完成任務,分析差異在哪里。
如果效率低,
- 是因為工人偷懶?
- 還是設備出問題了?
- 又或者是工藝設計的問題?
工時記錄表其實就是量尺,沒有它,所有的管理都成了空談。
通過記錄工時,幫助我們找到效率瓶頸,做出精準的改善。

5.物料需求表(MRP表)——要多少料
生產再好,缺料就等于白搭。
MRP表的作用就很簡單,它告訴你,為了完成生產計劃,需要哪些物料、要多少、什么時候到。
很多企業會出現計劃和采購不同步的問題:
- 車間要料,倉庫沒有貨,采購忙著四處找;
- 或者物料需求算不準,要么多買壓庫存,要么少買缺料停工。
要正確使用MRP表,
- 首先要基于BOM計算物料需求,不要憑空猜。
- 然后,結合庫存,計算實際需求,避免過度采購。
- 最后,要時間匹配,確保物料能夠按時到貨,避免因為缺料造成生產停滯。


總結:
你看,這五張表,能夠有效解決生產中的核心問題:
- 排產問題
- 工作流程不規范
- 生產進度和效率問題
- 物料管理和庫存問題
所以,別光想著數字化升級,別盲目追求高大上的系統。
要提升生產管理,最基本的還是得從這些表格做起。
只要用對了,這些看似簡單的表格,能幫你提升整個生產流程的執行力,避免很多常見的管理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