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福利1000集福利92,久久久www成人免费精品,精品国产18久久久久久,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开心

采購管理的10大核心指標,老板和采購經理都要盯住

供應鏈管理
閱讀人數:340預計閱讀時長:4 min

很多人一聽“采購”,第一反應就是——砍價,誰能把價格壓低,誰就是好采購。

但真正在一線干過的都知道,采購遠遠不止砍價。你壓價壓得狠,供應商交付不穩定、質量不過關,最后生產停工,銷售交不了貨,老板罵的還是你。

所以,一個成熟的采購部門,絕不是靠嘴皮子省點小錢,而是要通過一整套指標來管控采購的成本、質量、交期和風險。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采購管理的10大核心指標,這些指標不僅是老板們關心的,也是采購經理必須盯緊的。

文章參考>> //gaoyunjjd.com


一、采購成本節約率

計算公式:(基準成本 – 實際成本) ÷ 基準成本 × 100%。基準成本可以是去年價格、市場均價、或者預算價格。

這指標最直觀,就是看你一年下來到底幫公司省了多少錢。

比如,今年計劃采購的原材料預算是1個億,通過談判、集中采購、優化供應鏈,最后只花了9500萬,那你的節約率就是5%。

很多企業就是通過這個指標來考核采購部門的業績。但要注意,這個指標不能光看表面——省錢省過頭了,買來一堆低質量的材料,后面返工、售后投訴,算總賬反而虧得更多。

所以,這個指標要和質量、交付掛鉤看,不能單獨拿出來當英雄榜。


二、采購價格差異率(PPV)

計算公式:(實際采購價 – 標準價) ÷ 標準價 × 100%

說白了,就是你買的東西價格,和標準價格、歷史價格之間差多少。

舉個例子:

去年同樣一款螺絲,你是0.5元一顆買的,今年供應商報0.6元,漲幅20%。你是直接接受,還是談判壓價? 如果你的價格總是比標準價高出一大截,那說明你要么談判能力差,要么供應商關系沒打通。

采購管理

很多工廠都會建立一個物料基準價庫,每次采購報價都要跟庫里的價格對比,差異超過一定比例就要給出說明。這其實是防止采購環節“貓膩”的一種手段。


三、供應商準時交付率(OTD)

計算公式:(按時交付訂單數 ÷ 總訂單數) × 100%

再牛的采購,如果交付不準時,一切白搭。

你看,生產計劃早排好了,物料今天不到,產線就只能停工等料,別說省了多少錢了,光停工損失就把你全年的節約額吃光了。

OTD通常是用“按時交付的訂單數 / 總訂單數”來算。

采購管理

比如一個月下了100個訂單,供應商有90個按時交付,那OTD就是90%。 行業里一般要求核心供應商OTD要在95%以上,關鍵零部件甚至要求98%。


四、采購訂單履約率

計算公式:(無差錯訂單數 ÷ 總訂單數) × 100%。差錯包括數量不符、規格不符、發票不符等。

很多人容易把這個和交付率混淆。

  • 交付率看的是供應商有沒有按時送貨
  • 而履約率看的是從下單到執行過程的準確性

比如:訂單數量對不對?規格型號對不對?發票和合同一致不一致?

采購管理

我見過一個真實案例:某企業下單要“鋼板2.0mm厚”,供應商送來了2.2mm的,采購收的時候沒注意,結果整個生產線模具卡死,直接停了兩天,最后追責下來,采購和供應商都沒跑掉。

所以,履約率是保證流程規范、不出低級錯誤的關鍵指標。


五、供應商質量合格率

計算公式:(合格批次數 ÷ 檢驗批次數) × 100% 或 (合格品數量 ÷ 總數量) × 100%

這不用多說,質量不過關,所有努力都白搭。

合格率怎么統計?最常見的就是IQC(來料檢驗)合格率。比如一批1000件零件,有20件不良品,那合格率就是98%。

有些企業會按物料分類設定不同的合格率要求。比如:關鍵零部件要求99.9%,普通輔料可能95%就行。

采購管理

質量問題有時候比交付問題更致命——交付晚了還能解釋,但質量有問題,產品出廠后出事故,品牌口碑全毀。


六、供應商集中度(依賴度)

計算公式:單一供應商采購金額 ÷ 該物料總采購金額 × 100%

這是很多老板最怕的事:一個核心零件,全世界就你一個供應商能供,結果人家一漲價,你就只能認。 有些企業甚至因為供應商突然倒閉、停產,整個項目全軍覆沒。

所以,供應商集中度就是看你是不是過度依賴某幾家供應商。

比如:

  • 一個零件,80%的采購量都來自同一家,那集中度就太高了。
  • 健康的做法是:核心物料至少要有兩家合格供應商做備份,避免被卡脖子。


七、庫存周轉率

計算公式:銷售成本 ÷ 平均庫存。有的公司也用:采購金額 ÷ 平均庫存。

這個指標采購和庫存管理是綁在一起的。

簡單說,就是你一年里庫里的貨翻了幾遍。周轉率高,說明貨動得快,現金流占用少;周轉率低,說明貨壓庫里了,錢都變庫存了。

很多企業財務總是盯著這個指標,因為庫存就是錢。庫存堆得太多,不僅占現金,還可能變呆料。比如電子元器件,更新快,你壓了一堆老料,產品升級后直接報廢。

采購管理


八、采購周期

計算公式:訂單到貨日期 – 需求提出日期

從需求提出到最終到貨,中間要多久?

有的企業流程很復雜:部門提需求 → 審批 → 詢價 → 比價 → 簽合同 → 下單 → 生產 → 運輸 → 入庫。 如果一套流程走下來要1個月,那市場機會早沒了。

采購周期越短,企業響應市場的速度越快。特別是做項目型業務的公司,這個指標就是“生命線”。

采購管理


九、緊急采購比例

計算公式:(緊急采購單數 ÷ 總采購單數) × 100%

緊急采購=救火。

正常情況下,采購應該有計劃、有節奏,但如果你發現公司一半以上的采購都是“昨天要今天到”,說明整個計劃體系有問題。

緊急采購帶來的問題是:價格高、質量沒保障、運輸成本增加、內部加班,長期下去,采購部門變成消防隊。 所以,緊急采購比例是用來倒逼計劃部門和采購部門做前瞻性管理的。


十、供應風險指數

計算公式:(供應商風險評分 × 物料重要性權重) 的加權平均

風險評分維度可以包含:財務狀況、地緣風險、行業波動、替代性等。

這個指標有點綜合性,很多企業不太關注,但成熟公司一定會算。

  • 比如:某物料的主要供應商都在一個國家,一旦那個國家發生戰爭、地震,整個供應鏈全斷;
  • 又比如某原材料價格波動特別大,導致成本不穩定。

供應風險指數就是把這些風險因素量化,提前準備應對方案。 這不是采購一個人的事,而是企業戰略層面要重視的。


三、指標之間的平衡關系

很多時候,這10個指標是互相打架的。

  • 降低采購成本 vs. 確保質量
  • 提高庫存周轉率 vs. 避免缺料
  • 集中供應商拿低價 vs. 分散供應商降低風險

所以,采購經理的功力就在于怎么平衡這些矛盾。你不能只盯一個指標拼命優化,而是要結合業務情況做取舍。

說幾個實操建議:

  1. 數據來源要統一:最好接入ERP、SRM系統,不要靠人工Excel。數據不準,指標就沒意義。
  2. 設定目標值要合理:不要拍腦袋。可以參考行業基準,比如電子制造業OTD一般在95%以上。
  3. 定期復盤:每季度拉出來看一次,和去年同期比,對比差距,看看哪些指標變差了,原因是什么。
  4. 指標掛鉤績效,但不能唯指標論:比如節約率高,但質量出了問題,這個采購績效也不能算優秀。


五、結語

采購指標不是為了做漂亮的報表,而是幫助企業做更穩、更快、更省錢的業務決策。 真正成熟的采購管理,已經不是“買得便宜”,而是“買得更穩、更快、更有保障”。

老板關心利潤,采購經理關心落地,這10個指標就是你們對話的“共同語言”。

評論區

暫無評論
電話咨詢圖標電話咨詢icon立即體驗icon安裝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