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經常為采購成本發愁?
每次采購都擔心買多了積壓,買少了斷貨,價格還總在波動,導致產品價格沒有競爭力。
作為企業管理者,你是否想過,其實采購成本高,可能不是因為市場太差,而是你的采購模式有問題?
今天,我要和你分享一種能有效降低采購成本的供應鏈管理策略——"以銷定采"。
這種策略的核心思想是:根據市場需求或客戶訂單來確定采購量和生產計劃,而不是基于預測或庫存量進行采購和生產。通過這種方式,企業可以精準匹配供需,大幅降低采購成本,提高資金周轉效率。
接下來,我將詳細告訴你"以銷定采"到底是什么,為什么能降低采購成本,以及如何在企業中實施。希望這篇文章能給你帶來實實在在的啟發和幫助。
文章參考>> //gaoyunjjd.com

一、為什么采購成本高?
在傳統的采購模式下,企業往往基于歷史銷售數據和市場預測來制定采購計劃。這種模式看似合理,但實際上卻埋下了許多成本隱患。
首先,采購數量難控制。
由于缺乏實時的銷售數據支撐,企業常常根據經驗預估采購量,要么買多了,導致庫存積壓;
要么買少了,導致斷貨,影響銷售和客戶滿意度。
庫存積壓不僅占用大量資金,還可能因為產品過期、過時而造成損耗。
以某制造業企業為例,他們過去采用傳統采購模式,平均庫存周轉天數高達60天,庫存資金占用率高達40%。這意味著企業有近一半的資金被鎖在庫存中,無法用于其他投資或應對市場變化。
其次,供應商價格波動大。
傳統的采購方式通常按季度或月度批量采購,容易受供應商價格波動影響。
當市場行情上漲時,企業可能因為采購計劃過早而被迫接受高價;
當市場行情下跌時,又可能因為采購計劃過晚而錯失低價采購機會。
某服裝企業曾因為采購時機不當,導致一批布料采購成本比市場價高出15%,直接影響了產品定價和市場競爭力。
第三,數據難以分析。
企業每天產生大量銷售數據,但這些數據往往分散在各個部門,難以整合分析。采購部門無法及時獲取準確的銷售信息,導致采購決策滯后,無法及時響應市場變化。
二、什么是"以銷定采"?
"以銷定采",全稱是"以銷售定采購",也叫"按需采購"或"需求驅動采購"。這種策略的核心思想是:
根據市場需求或客戶訂單來確定采購量和生產計劃,而不是基于預測或庫存量進行采購和生產。
與傳統的"以產定銷"或"以庫存定采"不同,"以銷定采"強調的是"需求導向"。企業不再盲目生產,而是根據實際銷售情況來安排采購,確保采購量與實際需求精準匹配。
"以銷定采"不是簡單的"有訂單就采購",而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閉環系統:銷售數據→采購需求→采購執行→采購反饋→銷售數據。在這個閉環中,銷售數據是起點,也是終點,確保了采購活動始終圍繞實際需求展開。
從企業實踐來看,"以銷定采"與"以銷定產"密切相關。
"以銷定產"是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生產,"以銷定采"則是根據銷售情況調整采購。兩者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企業需求驅動的供應鏈管理體系。

三、"以銷定采"如何降低采購成本?
實施"以銷定采",能為企業帶來三大核心價值,直接降低采購成本:
1. 降低庫存風險,減少資金占用
傳統采購模式下,企業往往為了應對可能的銷售波動而保持較高的安全庫存,導致大量資金被占用在庫存中。"以銷定采"通過根據實際銷售情況采購,大幅降低庫存水平。
以某食品加工企業為例,實施"以銷定采"后,庫存周轉天數從60天縮短到18天,庫存資金占用減少了65%。這意味著企業可以釋放出大量資金用于其他投資或應對市場變化,提高整體資金使用效率。
2. 提高資金周轉效率,釋放更多現金流
庫存降低意味著資金占用減少,企業可以更快地將資金用于其他業務活動。數據顯示,實施"以銷定采"的企業,資金周轉率平均提升30%以上。這意味著同樣的資金可以支持更多的業務活動,提高整體盈利能力。
某制造業企業實施"以銷定采"后,資金周轉天數從90天縮短到63天,每年可釋放約150萬元的現金流,用于研發新產品或拓展新市場。
3. 數據驅動決策,采購更加科學精準
"以銷定采"強調基于實時銷售數據的采購決策,而非憑經驗或猜測。企業通過建立銷售數據與采購需求的實時聯動,確保采購計劃與實際需求高度匹配。
某汽車零部件企業實施"以銷定采"后,采購計劃準確率從65%提升到92%,采購成本降低18%。同時,由于采購更加精準,供應商關系也得到改善,獲得了更多價格優惠。
四、四步帶你實現"以銷定采"
"以銷定采"不是簡單的口號,而是需要一套完整的實施體系。以下是企業實施"以銷定采"的四步走戰略:
1. 建立銷售數據與采購需求的聯動機制
這是實施"以銷定采"的基礎。企業需要將銷售訂單與采購需求直接關聯,確保銷售數據能實時轉化為采購需求。
具體做法是:創建銷售訂單后,系統自動將銷售明細按產品拆分并同步至采購需求池。
這樣,銷售部門每確認一筆訂單,采購部門就能立即獲得采購需求。

2. 構建動態的采購需求池
采購需求池是"以銷定采"的核心樞紐。它匯集了所有來自銷售訂單的采購需求,按照產品、數量、時間等維度進行分類。
采購人員可以根據供應商、價格、交期等因素,從需求池中選擇適合的采購需求進行采購。
需求池會實時更新,確保采購人員始終基于最新數據做決策。


3. 實施智能采購決策
基于采購需求池,采購人員可以更科學地制定采購計劃。系統可以根據歷史價格數據、供應商表現、市場行情等因素,智能推薦最佳采購方案,避免人為決策的偏差。
例如,系統可以分析不同供應商的交貨周期、價格波動、質量表現,自動推薦最優供應商和采購數量,提高采購效率和質量。

4. 實現采購狀態實時同步
采購完成后,系統自動將采購狀態同步至采購需求池的對應明細數據中,形成完整的閉環。
這樣,銷售部門可以實時了解采購進度,采購部門可以及時調整采購計劃,確保整個供應鏈的高效運轉。

結語
采購成本高,不是因為市場不好,而是因為你的采購模式落后了。"以銷定采"作為一種需求驅動的采購策略,能有效降低采購成本,提高資金周轉效率,讓企業更有競爭力。
實施"以銷定采"不需要大投入,關鍵是建立正確的機制和流程。現在,市場上有很多輕量級的進銷存系統可以幫助企業快速實現"以銷定采",無需大量資金投入,就能獲得顯著的采購成本降低效果。
記住,真正的采購智慧不在于買得多,而在于買得準;不在于價格低,而在于價值高。
常見問題解答
問:實施"以銷定采"需要多長時間才能看到效果?
答:實施"以銷定采"的效果因企業規模、行業特點和系統成熟度而異。一般來說,企業可以在3-6個月內看到初步效果。
初期階段,主要是建立銷售與采購的數據聯動機制,這個過程通常需要1-2個月。隨著系統的完善和員工的適應,效果會逐步顯現。以某制造業企業為例,他們在實施"以銷定采"后,第2個月就實現了庫存周轉天數縮短20%,第4個月采購成本降低了10%。
關鍵是要有清晰的實施計劃和持續的優化,不要期望立竿見影,但也不要因為短期效果不明顯而放棄。建議企業先選擇1-2個產品線進行試點,積累經驗后再全面推廣。
實施過程中,定期評估效果,及時調整策略,確保"以銷定采"真正落地生根。
問:對于小企業來說,實施"以銷定采"成本太高,怎么辦?
答:小企業實施"以銷定采"確實可能面臨成本壓力,但這并不意味著不能實施。關鍵是要選擇適合小企業規模的工具和方法。
現在市場上有很多輕量級的零代碼進銷存系統,可以幫助小企業快速建立"以銷定采"的機制,而無需投入大量資金。這些系統通常按年付費,價格在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遠低于傳統ERP系統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它們可以快速部署,通常1-2周內就能上線使用。
小企業可以先從最核心的1-2個產品線開始實施,逐步擴大范圍。通過"以銷定采",小企業可以顯著降低庫存成本和采購成本,這些節省下來的資金可以覆蓋系統的投入成本,甚至帶來額外的利潤。
問:如何確保銷售數據的準確性和實時性,避免"以銷定采"的決策失誤?
答:銷售數據的準確性和實時性是"以銷定采"成功的關鍵。確保這一點,需要從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建立規范的銷售數據錄入流程,確保每筆銷售訂單都能及時、準確地錄入系統。可以考慮使用移動設備或掃碼設備,減少人工錄入錯誤。
其次,實施系統自動同步機制,確保銷售訂單確認后能立即同步到采購需求池,避免人為延遲。
第三,定期進行數據質量檢查,建立數據審核機制,及時發現和糾正數據錯誤。
第四,培養員工的數據意識,讓銷售和采購部門都認識到準確數據的重要性。此外,可以利用系統自帶的數據分析功能,定期生成銷售趨勢報告,幫助發現數據異常。
總之,數據質量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續改進,但只要建立了完善的機制,就能確保"以銷定采"的決策準確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