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有(you)個(ge)朋(peng)友(you)找我吐槽(cao),說他們(men)工廠花了(le)好幾十(shi)萬(wan)買了(le)個(ge)ERP系統,結果(guo)上線半年(nian)了(le),各種數(shu)據對不上、流程走不順(shun),員工用(yong)得(de)比手工記賬還痛苦,最后一(yi)氣之下又回到了(le)Excel表(biao)格+微信群點對點溝通……
聽著是不是很魔幻?但這其實是非常多制造企業選ERP時踩的通病:
- 一拍腦袋跟風買
- 供應商天花亂墜吹
- 結果落地一塌糊涂
為了不(bu)讓更多老板(ban)、高管掉(diao)坑(keng),今天(tian)我就給大家(jia)系統講一下(xia):
?? 為什(shen)么生產制(zhi)造型企業一定要上ERP?
?? 選ERP到底要看哪些硬指標?
?? 小、中、大企業各自該怎么選(xuan)?
本文系統參考: //gaoyunjjd.com

一、為什么生產制造型企業需要ERP系統?
制造業和別的行業最大不同,就是——動得太快、細節太多、變化太大!
- 生產排程每天變,客戶催單,機器壞了,原料沒到……
- 倉庫庫存一堆,成品半成品混在一起,盤點一做半天
- 采購、銷售、車間,各自單打獨斗,信息不通
- 成本核算混亂,做了多少賺了多少,糊里糊涂
這(zhe)種(zhong)情況(kuang)下(xia),要是靠“人腦記(ji)憶+微(wei)信群喊話+Excel拼命改”,企業規模一(yi)大(da),出錯(cuo)是分(fen)分(fen)鐘的事。而且越忙越亂(luan),最后效率反而更低。
ERP系統的意義,本質上就是:
- 把所有的業務環節連起來(采購、生產、庫存、銷售、財務)
- 統一數據口徑,消滅信息孤島
- 流程自動跑,減少人工干預
- 讓老板、部門主管、基層員工都能實時掌握一線情況,決策有依據,執行有方向
一句話:用系統打通“人、財、物、產、供、銷”的全鏈條。

二、選擇ERP系統時必須考慮的五大核心要素
ERP系統動輒幾萬(wan)、幾十萬(wan)甚至上(shang)百(bai)萬(wan),選(xuan)錯一次,錢(qian)扔了(le)事(shi)小,耽誤的時間、士(shi)氣(qi)、機會成本(ben)才是最要命的。
所以,選系統前,務必死死盯住這五個核心要素:
1. 行業適配性 —— 是否針對制造業特有需求?
有些ERP是偏(pian)商貿型(比如批發零售那種),拿來就(jiu)不合適制造業。
制(zhi)造型企業必須關注:
- 生產排程管理(計劃排產、產能負荷分析)


- 車間作業記錄(領料、報工、質檢)

- 成本核算到單,精準歸集人工、物料、制造費用

這些模塊,一個不能少。
如果你問供應商,發現他一說排產就是“訂單跟蹤表”,一問BOM就開始打馬虎眼—— 立刻排除,別猶豫。
2. 靈活定制能力 —— 能不能跟著你家業務走?
每家(jia)制造業(ye)工廠的(de)工藝流程多少有差異。標準(zhun)系(xi)統不可能(neng)100%契合(he)你(ni),比如:
- 有的做定制生產,有的做大批量流水線
- 有的質檢在生產前,有的質檢在包裝后
- 有的需要多階段領料,有的一次性發料
所以,好的ERP必須支持靈活調整:
- 流程能配
- 字段能加
- 報表能自己拖拽生成
- 審批節點能按需自定義
越靈活,后期適配你(ni)自(zi)己(ji)公司的速度就越快,省下一大筆二次開(kai)發費(fei)用。

3. 實施與上手速度 —— 部署周期短,員工易用
有些大牌ERP,功能確實強(qiang),但部署一搞(gao)就是(shi)大半年,期間業務不(bu)能停,天(tian)天(tian)培訓、調試(shi)、改需求,搞(gao)得員工心態爆炸,項目容易爛尾(wei)。
尤其是中小型制造企業,時間就是命,部署速度一定(ding)要快:
- 系統上線快(最好能30天內初步上線)
- 員工培訓簡單(一天就能上手基本操作)
- 問題修復響應快(供應商要有實施服務跟進)
總(zong)之,不(bu)要高大(da)上,要實用、好(hao)上手。

4. 擴展性與升級支持 —— 別一次性封死自己
企(qi)業是要(yao)發展的(de),三(san)年(nian)后,你可能:
- 新增了海外工廠
- 引入了MES、WMS系統
- 開始跨境電商渠道
如果ERP系統沒擴展性,新的系統接不上,數據同步不了,那就得大改甚至換系統,血淚教訓無數。
選ERP時一定要看:
- 系統能否模塊化擴展?
- 是否有API接口能打通第三方系統?
- 是否定期升級?升級是否兼容歷史數據?
未來可拓展性,才是真正的性價比。

5. 成本控制 —— 不止看采購價,還要看維護成本
很多人選系統(tong)時只盯著采購價,覺得便宜就(jiu)好,其實更應該算的是“全生命周期成本”。
包括:
- 初期購置費用
- 實施部署費用
- 后續維護費用(比如每年軟件維護費)
- 培訓費用
- 二次開發費用(比如新功能、定制接口)
有(you)些(xie)系統(tong)一(yi)開(kai)始(shi)賣得便宜,但后續(xu)每做一(yi)點小改(gai)動都要加錢(qian),幾年下來遠(yuan)超預算。
建議:一定(ding)要求(qiu)供應(ying)商提前列清楚全部可能產生的費(fei)用項(xiang),避免后期(qi)被(bei)割韭(jiu)菜。

三、不同規模生產制造企業的ERP選擇建議
選系(xi)統,不(bu)能一刀切,得(de)看(kan)你企業的體量和發展(zhan)階(jie)段。
小型制造企業(員工<100人,年營收<5000萬)
關注點:
- 易用性第一,復雜的功能不需要
- 成本敏感,能快速上線,少折騰
- 標準功能夠用,不要定制化太多
推薦選輕量型、模塊化靈活的云端ERP,比如:
- 小程序端也能操作
- 簡單排產、領料、出庫,快速打通
預算范(fan)圍:3萬-10萬起(qi)步,基(ji)本夠(gou)用了。
中型制造企業(員工100-500人,年營收5000萬-5億)
關注點:
- 定制能力強,能適配自己的生產工藝
- 業務靈活,流程可變動
- 強調管理效率,數據要打通,減少重復錄入
適合選(xuan)功能(neng)中等復(fu)雜,支持本地(di)部(bu)署或(huo)混合云(yun)的系統。后期能(neng)接(jie)入(ru)MES、PLM系統更(geng)好。
預算(suan)范(fan)圍:10萬-50萬,根據(ju)復雜度(du)而定。
大型制造集團(員工500人以上,年營收5億以上)
關注點:
- 集團級管理,多工廠、多子公司一體化
- 數據安全性高,權限細分嚴格
- 支持全球化、多語言、多幣種
- 強大的財務管理、供應鏈協作系統
建(jian)議(yi)選擇成熟的大型ERP品牌,或者根(gen)據(ju)需要(yao)進(jin)行二(er)次開發。
預算通常(chang)在50萬(wan)-300萬(wan)不等(deng),按需(xu)定制。

寫在最后
ERP不是(shi)(shi)萬能藥(yao),但在制造行業里(li),它絕對是(shi)(shi)“提效”“降本”“規范管理”的標配(pei)工(gong)具。
選對了ERP,企(qi)業發(fa)展能跑得更(geng)快、更(geng)穩(wen); 選錯了ERP,可能就是無盡的返工、內耗(hao)、團(tuan)隊士(shi)氣(qi)崩潰。
希望這篇(pian)干貨,能幫你在ERP系統(tong)選型(xing)路(lu)上(shang)少走彎(wan)路(lu)。
Q&A部分,你可能還想問
Q1:傳統大牌ERP和新興靈活型ERP怎么選?
A1: 看你需求。
- 追求“穩重傳統、功能全面”的,大牌更適合
- 追求“靈活快速、性價比高”的,云端靈活型更友好 尤其對中小制造企業來說,新興靈活型很多時候性價比更高。
Q2:能不能自己開發ERP?
A2: 別折(zhe)騰了,時間、金(jin)錢、資源消(xiao)耗巨(ju)大(da),而且自己(ji)開發出(chu)來(lai)的系統升級維(wei)護也是大(da)坑。 選(xuan)成熟系統+少量定(ding)制,是大(da)多數企(qi)業的理(li)智選(xuan)擇(ze)。
Q3:選供應商,除了產品,還要看什么?
A3: 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實施服務能力!
- 有沒有實施顧問?
- 有沒有客戶成功團隊?
- 問題反饋響應快不快?
- 有沒有成功案例?
不要只(zhi)看PPT,看服務落地能(neng)力,能(neng)不能(neng)陪你打持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