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提到項目管理,腦子里冒出來的都是一堆專有名詞:WBS分解、甘特圖排程、里程碑節點、資源分配矩陣、風險管理
一聽就覺得——項目管理,好高深,好復雜,像一套(tao)大系統一樣。
但真正(zheng)在(zai)一(yi)線(xian)做過項(xiang)目的人(ren)都知道(dao), 甭(beng)管項(xiang)目多復雜、規模多大,本質上(shang)其實就兩件(jian)事:
一是管人,二是管流程。
把人管好了,把事理順了,項目自然跑得順; 反過來,人沒管住,事沒理清,哪怕你再會畫甘特圖,再懂方法論,最后還是一(yi)地雞毛。
今天咱們就用最普通、最接地氣的話,講明白這套底層邏輯: 項目管理,到底該怎么管人、怎么管流程?

一、管人:項目成敗的第一關鍵
項目(mu)是什么? 說白了,項目(mu)就(jiu)是一(yi)群人湊在(zai)一(yi)起,在(zai)有限(xian)的(de)時間、資源條件下,搞定一(yi)個(ge)目(mu)標。
所以,“人”才是項(xiang)目(mu)里最重(zhong)要的變(bian)量(liang)。
管人的核心,就是四個字:用對人、用好人
這事聽(ting)著簡單,做起來(lai)可不容易。 來(lai),一步步說清楚(chu)。
1. 人員選得對,項目就成功了一半
一個項目如(ru)果人配錯了,從一開(kai)始就(jiu)注(zhu)定了結局很難看(kan)。
- 把不靠譜的人放在關鍵崗位,天天擦屁股;
- 把沒經驗的人頂到前線,出問題自己都不知道;
- 把脾氣不好的人安在協調崗位,天天吵架;

所以項目啟(qi)動第一步,必須要做“人員定位”:
- 誰適合做決策?要找判斷力強、承擔力強的人;
- 誰適合做執行?要找動手能力強、執行力高的人;
- 誰適合做支持?要找細心、善后勤保障的人。

記住,選人不能只看資歷、學歷、光環,要看他是不是能干這個事的人。
舉個例子: 之(zhi)前我帶一(yi)個(ge)(ge)系統改造項目,甲方(fang)強塞了一(yi)個(ge)(ge)“名校博(bo)士”,結果這(zhe)哥們完全不懂(dong)實操(cao)流程(cheng),只會寫PPT,天天扯概念,項目推不動。 最后我忍痛溝通換了一(yi)個(ge)(ge)現場主管出身的人,雖然學歷普通,但做(zuo)事(shi)又快又準,項目才終(zhong)于跑(pao)起來。
所以,選對人(ren),真的很重要。
2. 任務分得清,責任才能落地
很多項目之所以亂,是因為—— 一件事,大家都知道要做,但沒人明確知道是誰做。
所以,項目一開(kai)始,就要(yao)把每個人的(de)任(ren)務、責任(ren)、成果標準講得清清楚(chu)楚(chu):
- 你要做什么?
- 什么時間完成?
- 完成到什么程度算達標?

最好用白紙黑字列出來,每個人(ren)簽(qian)字確認。
不要搞模棱兩可的任務,比(bi)如“協(xie)助XX部門”這種。 要明確(que)具體:協(xie)助什么(me)(me)?完成到什么(me)(me)標準?到什么(me)(me)時候?
任務明確了,責(ze)任自(zi)然就(jiu)落地(di)了。
3. 激勵到位,人心就齊了
項目期(qi)間(jian),人(ren)都會累,都會煩,都會遇到(dao)打擊。 如果沒(mei)有(you)合理的激(ji)勵,人(ren)心很容易散。
激(ji)勵不一定非得是獎(jiang)金(jin),哪(na)怕是:
- 及時的肯定;
- 一句簡單的“干得漂亮”;
- 在關鍵時刻給到支持和信任;
這些小動作,都能(neng)讓團隊(dui)士氣提升(sheng)很多(duo)。
當然,如果項目預算允許,物質激勵也是非常有效的。
比如,階段性(xing)完成目(mu)標(biao)后,發個(ge)小紅包(bao),搞個(ge)小聚餐, 這些投(tou)入(ru)極(ji)小,但(dan)換回(hui)來的是團隊(dui)對項目(mu)更(geng)強的歸屬感和(he)投(tou)入(ru)感。
4. 及時發現問題人,快速干預
項目中最怕啥? 怕“破窗效應”:
- 有人摸魚不干活;
- 有人敷衍了事交差;
- 有人推諉扯皮;
如果不及時干預,很快整個(ge)團隊風氣都會被帶壞。

所以,項目經理必須要(yao)保持高頻(pin)巡查,發現(xian)問(wen)題苗頭,第一時間介入(ru):
- 不是簡單罵人,而是溝通,找問題原因;
- 能輔導就輔導,能調整就調整; -必要時,該換人就換人,不能心軟。
項目不是養老院,該鐵腕就得鐵腕。
二、管流程:項目成敗的第二關鍵
人有了,還不夠, 項目最重要的第二條是——理清楚“事”怎么干。
管流程,核心也是四個字:理清楚、盯到位
1. 目標要清晰,方向才不跑偏
項目(mu)剛(gang)啟動的時候,一定要讓所有人都清楚(chu):
- 我們到底要干什么?
- 最后交付的是什么成果?
- 成果標準是什么?
別小看這一(yi)步(bu), 很多(duo)項目(mu)做到一(yi)半發(fa)現大家(jia)理解(jie)的(de)目(mu)標根本不一(yi)樣, 有人(ren)覺得是交系(xi)統(tong),有人(ren)覺得是交PPT,還有人(ren)覺得交個(ge)模型就行……

方向不統一(yi),做得再努(nu)力也白搭(da)。
所以一開始就要開清楚的目標澄清會,統一口徑。
2. 過程要分階段,做項目像搭積木
大項目不要一口吃成胖子,要拆分成小階段、小節點、小交付物。
比如做一個(ge)ERP上線項目:
- 第一個階段:需求確認
- 第二個階段:系統設計
- 第三個階段:系統開發
- 第四個階段:測試上線
每個(ge)階(jie)段設小目(mu)標,小交付,每完成一個(ge)階(jie)段總結一次(ci)。

這樣做有兩個好處:
- 及時發現問題,隨時修正;
- 階段性成就感,團隊不會覺得永遠做不完。
3. 進度要跟蹤,不能靠感覺
項目最怕“感(gan)覺差不多”,“應該快好了”。
一(yi)定要量(liang)化進度,做到:
- 每周定期review進度;
- 每個任務節點標明實際完成百分比;
- 一旦偏差,立刻采取補救措施。

沒有(you)量(liang)化跟(gen)蹤的(de)項目,就(jiu)是開著(zhu)沒油表的(de)車,跑著(zhu)跑著(zhu)就(jiu)熄火了。
4. 風險要前置,問題要預判
項目管理不是只管今天(tian),要提前考慮“明天(tian)可能出啥(sha)問(wen)題”。
比如:
- 這個關鍵崗位的人生病了怎么辦?
- 供應商交付延期怎么辦?
- 客戶需求突然變動怎么辦?

在項目一開始,就列出所有可能出現的風險,提前準備應對預案。
這樣,當風險真的(de)來(lai)臨時,不至(zhi)于(yu)手忙(mang)腳亂(luan)。
三、怎么用項目管理系統做好「管人」?
① 明確每個人的任務分工和責任
項目(mu)管理系統里,最基礎的功能之一就(jiu)是任務分(fen)派。做好管人第一步,就(jiu)是把每個人的任務和責任明確下來:
- 在系統里創建項目任務,并且明確每項任務的負責人是誰、截止日期是哪天。
- 每個人登錄系統之后,都能清晰看到自己每天、每周的任務安排。

比如,你在系統(tong)里新建任務:“網站首(shou)頁設(she)計”,明確負責人是小張(zhang),截止日期本周五下(xia)午(wu)5點(dian)完成。這(zhe)樣,小張(zhang)一登錄就清楚地知道(dao)自己(ji)要干啥、何時(shi)交付。
② 讓每個人都清楚「誰在干什么」,增強團隊透明度
項目團隊常(chang)見的問題,就是(shi)成(cheng)員之間不知道(dao)彼(bi)此在做啥(sha),造成(cheng)協作困難。
這(zhe)時候(hou)你要做(zuo)的,就是利用項目管(guan)理系統的「任務看板」或「甘特圖(tu)」功能:
- 看板模式下,每個人的任務狀態一目了然:哪些在進行中,哪些已經完成,哪些出了問題;
- 甘特圖能展示整體進度,每個人隨時知道項目整體進度,自己所處的位置和作用。

舉個例子(zi),上午開站會的時候,打開系(xi)統,投屏一看(kan):
- UI設計師的任務是進行中狀態;
- 前端開發在等待UI設計的成果;
- 后端開發正在處理接口搭建。
每個人一看就(jiu)懂,誰卡(ka)住(zhu)了(le),誰需要幫忙,一目(mu)了(le)然。
③ 用系統管「進度」,避免拖延
項目進度管理,其實也是一種“管人”的手段。項目管理系統一般都帶有進度跟蹤和提醒功能,比如簡道云這些系統,都支持任務提醒:
- 提前一天或幾個小時,系統會自動提醒負責人:“你的任務明天截止了,請注意!”
- 項目經理能實時看到每個人的任務進展,誰的任務即將延期,誰的任務提前完成了,都能做到心中有數。

當團隊(dui)成(cheng)員發現(xian)任(ren)務進度被實時(shi)關注時(shi),他們完成(cheng)任(ren)務的積極(ji)性自然會(hui)提高(gao),不敢隨意拖(tuo)延。
④ 利用系統「溝通與反饋」,提升員工積極性
用好項目管(guan)理(li)系統的(de)(de)評論功能(neng),積極反饋成(cheng)員的(de)(de)成(cheng)果:
- 比如小李提前兩天完成任務,你可以在系統留言:“小李這次進度給力!值得鼓勵!”
- 對出現問題的同事,也可以通過系統私聊功能單獨溝通:“我看你最近狀態好像不太對,是不是碰到難題了?需不需要幫忙?”
這(zhe)樣(yang)人(ren)性化的(de)溝通(tong),能(neng)幫助(zhu)你有(you)效(xiao)地管(guan)理(li)人(ren)心,提升團隊凝聚力。
四、怎么用項目管理系統做好「管流程」?
接下來再聊聊“理事”,其實就(jiu)是(shi)明確、規范、追蹤項目任務和(he)流程。
① 用系統將復雜的項目拆解細分
項目越復雜,越要用項目管理系統(tong)把任務細(xi)分:
- 在系統中,將項目逐級拆分,形成“任務樹”或“工作分解結構”(WBS)。
- 每個大任務拆成幾個小任務,小任務再分給不同的人,明確分工。

比如要做一個APP項目,你可以(yi)在(zai)系統里這么拆:
- 前期需求分析(市場調研、用戶訪談)
- 設計階段(UI設計、交互設計、原型制作)
- 開發階段(前端開發、后端開發、接口開發)
- 測試階段(單元測試、整體聯調、性能測試)
- 上線發布(準備上線、正式發布、運營維護)
這樣一(yi)來,每個(ge)人(ren)對自(zi)己(ji)手里的任務(wu)都特別清楚,不會漏掉關(guan)鍵環節。
② 用系統進行實時進度跟蹤
理事的核心之一就是進度(du)管(guan)理。項目管(guan)理系統提供(gong)了強(qiang)大的實時進度(du)跟蹤(zong)功(gong)能:
- 用看板管理任務,任務進行到哪一步,任務負責人自己實時更新狀態;
- 用甘特圖掌控整體項目進度,什么時候該干啥,什么時候該收尾,哪些任務延期一眼就能發現;
- 每天花10分鐘看一下整體進度,做到對項目心中有數。、

舉個例子,每天(tian)早上打開(kai)系統(tong),你(ni)看到甘特圖(tu)中“UI設計(ji)”任務落后一天(tian)了,立即(ji)跟設計(ji)師溝通原因,并及時處理。這樣(yang),項目(mu)就(jiu)不會拖(tuo)著拖(tuo)著就(jiu)失控。
③ 利用系統管理文檔與信息,讓事情井井有條
項目過程中常見(jian)的一個問題(ti),就(jiu)是文檔(dang)亂(luan)飛(fei)。比如:
- A版本、B版本的設計稿滿天飛;
- 項目需求變更歷史搞不清楚;
- 找個文件找半天。
用項目管(guan)(guan)理(li)系統,就(jiu)可以很(hen)好地管(guan)(guan)理(li)這(zhe)些文檔:
- 在系統內建立統一的文檔中心,所有文檔上傳并明確版本;
- 需求變更、設計變更,都要在系統中留痕,避免口頭約定;
- 誰修改了,修改了什么內容,隨時都能追溯。

這(zhe)樣一來,整個(ge)項目(mu)的信息透明度和(he)管理效(xiao)率都提升了不(bu)少(shao)。
④ 利用系統及時發現風險,提前應對
好的項(xiang)目管理,一定(ding)要(yao)有風(feng)險意識。利用項(xiang)目管理系(xi)統(tong),你可以提前防范風(feng)險:
- 在項目系統里記錄所有風險點,并明確每個風險的負責人;
- 每周例會,用系統實時查看風險狀態,及時更新,提前應對;
- 當風險發生時,通過系統快速啟動應急流程。

比如,系統提(ti)醒你(ni),下周可能有個任務進(jin)度風險,你(ni)就能提(ti)前溝通,安(an)排資源支(zhi)援(yuan),而(er)不是問(wen)題來了再慌(huang)亂應對(dui)。
總結:項目管理系統不是萬能的,關鍵在用心
講了這么多(duo),再給你一(yi)個忠(zhong)告:
項(xiang)目(mu)管(guan)理系統(tong)只是工具(ju),真正起(qi)作用的是人和(he)流(liu)程。 只有你(ni)用心去設(she)計和(he)落(luo)實,真正把“管(guan)人”和(he)“管(guan)流(liu)程”這兩件事做到位(wei),項(xiang)目(mu)管(guan)理系統(tong)才能發揮真正的作用。
用項目管理系統時,記住以下原則:
- 工具要簡單易用,讓團隊容易上手;
- 所有人都要養成在系統中及時反饋狀態的習慣;
- 項目經理要經常登錄查看進展,及時調整和反饋;
- 經常對系統使用情況做回顧,不斷優化流程和使用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