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碰到這種情況?
倉庫看著貨山一樣高,賬上庫存幾百萬,但客戶催貨催得像欠債一樣急。
一查,原來都是滯銷貨、呆料、壓倉庫存,真要發貨,剛好缺!
- 你問倉庫:“怎么會沒貨?”
- 倉庫說:“庫存不是很多嘛?”
- 你再問銷售:“客戶催得急,你怎么沒提前備?”
- 銷售說:“我哪知道倉庫沒有這款?系統也沒提示。”
這時候你就知道了——庫存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對的貨,在對的時間,出現在對的地方”。
庫存管理,不是簡單地“管倉庫”,而是牽涉到采購、銷售、生產、計劃,甚至財務的整體協同。
那老板到底該怎么看庫存?管庫存,其實就看這7個關鍵指標。
文章參考>> //gaoyunjjd.com

一、庫存周轉率(最核心指標,沒有之一)
這個指標最能說明一個公司的“庫存健康度”。
公式很簡單: 庫存周轉率 = 銷貨成本 / 平均庫存成本
比如你一年賣出貨的成本是500萬,平均庫存是100萬,那周轉率就是5,意思是庫存一年周轉了5次。
為什么重要?
周轉越快,說明你的錢不是壓在倉庫里,而是變成了現金流。反過來,如果一年只轉兩圈,就代表庫存基本“躺尸”。

怎么用這個指標?
- 跟同行比 → 看自己快不快
- 跟自己歷史比 → 看有沒有進步
- 拆維度分析 → 哪些SKU周轉慢,為什么慢?是需求少,還是訂多了?
二、庫存周轉天數(說人話就是“壓貨時間”)
這是跟“周轉率”相對的一個維度。
庫存周轉天數 = 365 / 庫存周轉率
上面那個例子,周轉率是5,那周轉天數就是73天,說明你一批貨平均在倉庫里待了兩個多月。

為什么老板要看這個?
你得知道錢被壓了多久。
你是做快消的,壓貨兩個月,那可能已經過季了; 你是做電子的,壓貨兩個月,元器件可能就要跌價了。
庫存不是存著好看的,是要“轉”起來的。
三、庫存結構占比(庫存里到底堆的是什么)
老板常說:“我們庫存很多啊!” 但問題是:你知道庫存里堆的是什么嗎?
是爆款?滯銷?即將退市的舊型號? 是成品?半成品?原材料?
為什么要看這個?
庫存不能只看總量,要看結構。
舉個例子:
- A倉庫有500萬庫存,看起來很多
- 拆開一看,300萬是呆料,100萬是客戶定制品,真正能賣的只有100萬
這就跟賬上有錢但被凍結了一樣,看著風光,其實沒啥流動性。

建議怎么做?
- 定期做ABC分類管理(按銷售貢獻分等級)
- 高庫存+低銷量的SKU,列入清理名單
- 對呆滯料定期“體檢”,推動促銷、轉產或清貨
四、缺貨率(庫存有了,客戶還是買不到?)
庫存管得不好,常見兩種極端:
- 一種是貨太多,占用大量資金;
- 一種是該有的沒貨,客戶催單、流失、甚至退單。
這就要看“缺貨率”了。
缺貨率 = 缺貨次數 / 總需求次數
也可以算缺貨金額、缺貨SKU數量等等,靈活看。

為什么重要?
缺貨不僅影響銷售,更影響客戶信任。
尤其是做B端客戶的,一次發錯貨、發晚了,客戶就會覺得你不專業,轉頭找別的供應商。
你得清楚地知道:缺貨發生在哪些SKU、哪類客戶、哪幾個環節,是采購響應慢?是預測不準?是生產跟不上?
五、安全庫存達標率(最容易忽略,但影響大)
安全庫存就是“保險庫存”,不是讓你高枕無憂,而是防止斷供。
但很多企業的安全庫存設定是憑感覺的,或者干脆沒設定。
達標率 = 實際庫存 ≥ 安全庫存的SKU數量 / 總SKU數量
為什么要設這個指標?
不設,容易出錯:庫存看著很多,但一旦出爆單,就沒法及時補貨;
設了但不監控,也沒用:該補的不補,設再多也只是數字。

建議:
- 高頻商品設定動態安全庫存(按需求波動調整)
- 庫存信息要打通,計劃部/采購/銷售實時可見
- 自動預警機制(低于閾值自動通知)
六、呆滯庫存金額占比(你的庫存里,有多少“垃圾”)
這是很多企業的痛點,也是老板最不愿面對的真相。
呆滯庫存就像垃圾房,不清就發臭,越積越多。
指標公式: 呆滯庫存金額 / 總庫存金額

怎么判斷“呆滯”?
一般是指180天(或更長)無出入庫記錄的庫存。但每個企業標準不一樣,可以設成120天、360天,看行業節奏。
為什么重點要看?
這些貨就是壓著你的現金流的“死物”。
- 會貶值:比如電子元器件
- 會老化:比如化妝品、食品
- 會淘汰:比如老款衣服、舊包裝
解決思路:
- 設置自動識別機制,定期上報
- 聯合銷售做促銷、打包銷售、清倉
- 與供應商協商退貨或轉移
七、庫存準確率(賬上有,現實沒有?)
這個指標最容易被忽視,但問題最大。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種事:
- 系統顯示有庫存,揀貨發現沒貨了
- 盤點時發現少了一堆貨,也多了一些莫名其妙的
這就是庫存準確率的問題。
庫存準確率 = 實際庫存數量 / 系統庫存數量
(也可以按金額計算)

為什么這事不能馬虎?
- 不準確,會導致錯判(比如誤以為夠賣,就不補貨)
- 會產生錯發貨、少發、多發
- 甚至可能被人“鉆空子”,形成內耗甚至舞弊
解決方案:
- 定期盤點(全盤 + 抽盤)
- 嚴格入庫、出庫流程,物料要過賬、打標、簽字
- 建議做WMS(倉儲管理系統)系統對接,提高可視化和準確率
八、如何用 WMS 系統,把庫存管得又準又穩?
你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
為什么你已經上了 ERP,倉庫還是一團亂? 為啥你明明做了 Excel 臺賬,月底對賬還會錯?
很可能是因為:你缺的是一套好用的 WMS倉儲管理系統

(一)WMS系統到底能干嘛?
一句話講:讓倉庫不靠人記、不靠經驗,而是靠系統說話。
以前庫存靠倉管腦子里記,靠紙上筆記錄,哪怕你每天勤快盤點,也不可能保證實時、準確、協同。
WMS就解決了幾個關鍵問題:

(二)WMS系統的幾個關鍵功能,老板要知道
我們不是搞技術的,但只要抓住這幾個功能,就能看出你的WMS有沒有用對:
1. 貨位管理功能
倉庫不是大雜燴,而是要有“貨位”概念:
- 哪個區域放原材料?
- 哪一排放成品?
- 哪個貨架放易損件?
- 哪些貨做了條碼管理?
WMS要支持貨位綁定、掃描定位、自動推薦存儲位置。

2. 掃碼入庫+出庫功能
一物一碼,掃碼為王。
以前入庫靠手寫、出庫靠喊話,容易錯、不好追責;
現在所有商品一入庫就貼碼,掃碼上架、掃碼揀貨、掃碼出庫,清清楚楚、誰動的都留痕。
這一步一旦做起來,庫存準確率能提升80%以上。

3. 先進先出、批次控制
有保質期的產品必須做到“先進先出”,WMS能根據入庫時間、批次號、有效期自動安排出庫順序。
對于電子元器件、化妝品、食品類企業,這一功能尤其關鍵,可以直接防止“新貨用完,老貨爛倉”。

4. 庫存預警機制
WMS可以設置安全庫存下限、呆滯庫存預警、異常變動提醒,一旦有風險,提前給你“亮紅燈”!
比如:
- 某SKU庫存低于200,自動提醒采購
- 某原材料60天沒有動靜,自動標注為呆滯
- 某一晚突發大出庫,提醒是否有異常操作
你就不用天天追著倉庫問,而是系統主動預警。

5. 實時對接ERP/電商平臺/銷售系統
好的WMS不是孤立系統,而是能打通上下游業務數據:
- 和ERP對接 → 財務庫存一致
- 和OMS對接 → 接單即鎖庫存,避免超賣
- 和電商平臺對接 → 多平臺同步庫存、自動同步發貨

只有數據打通,才是真正的“全鏈路庫存協同”。
最后說一句:
庫存是一門“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復雜”的功夫。
表面上只是“進—存—出”三件事,實際上牽一發而動全身。
庫存管得好,企業周轉快、現金流穩、客戶滿意度高;
庫存一亂,資金卡死、生產混亂、客戶流失。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你重新梳理庫存的本質,用指標化、結構化的方式,讓庫存變成真正的“利潤杠桿”,而不是壓在倉庫里的“定時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