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里,能把工資(zi)算明(ming)白的HR,不僅少,還(huan)特別金貴。
很多新手(shou)HR最(zui)怕(pa)的就是(shi)“發(fa)工(gong)資(zi)”,不是(shi)怕(pa)加班,而是(shi)怕(pa)算錯。一算錯,輕(qing)則(ze)老板罵你,重則(ze)員工(gong)鬧情緒(xu),社保個稅還得倒追(zhui)補繳(jiao),堪稱HR職場里的高危工(gong)種。
那(nei)新手(shou)HR怎么把工資算對?
這篇我會從工資結構 → 公式拆(chai)解 → 績效津貼 → 加班費 → 個稅 → 工具推薦,手(shou)把(ba)手(shou)幫大家(jia)理一遍(bian),希望對大家(jia)有所幫助。
文中示例HRM管理系統>> HRM管理系統模板
01 工資到底是怎么算出來的?
絕大多數公(gong)司的工(gong)資組成,一般是這幾(ji)塊:
- 固定工資:底薪、崗位工資、職級工資
- 津貼/補貼:餐補、交通補、通訊補貼、高溫補貼
- 績效工資/獎金:月度績效、季度獎金、年終獎
- 加班費:法定節假日、平時加班、周末加班(別算錯!)
- 應扣項:事假、病假、遲到早退、社保個稅
- 特殊項:補發補扣、一次性獎勵、離職結算

先放(fang)上一套最(zui)基礎的工資組成公式:
- 實發工資 = 應發工資 - 應扣款 - 代扣個稅
- 應發工資 = 基本工資 + 津貼補貼 + 績效獎金 + 加班費 + 其他獎勵
- 應扣款 = 社保個人部分 + 公積金個人部分 + 其他扣款(餐費、水電費、罰款等等)
所(suo)以,工資核算的核心,就是把這幾塊算全、算對。
02 各部分工資怎么核算?
1.固定工資
有些老板喜(xi)歡口(kou)頭說:“你就按5000算,先來(lai)上班。”
結果試用期發(fa)工(gong)資的時候,員工(gong)拿著勞(lao)動合同說(shuo):“合同寫的5500,你發(fa)5000?”
所以固定工(gong)資永遠看勞動(dong)合(he)(he)同,有些公(gong)司會(hui)寫崗位工(gong)資 + 崗級工(gong)資 + 技能工(gong)資,要按合(he)(he)同走,別憑印象。

2.津貼/補貼
常見(jian)的津貼補貼有這些:
- 餐補
- 交通補
- 通訊補
- 高溫補貼(6~9月有些地區必須發)
- 夜班津貼(排夜班的看下勞動法)

注意:
- 有些是按天算(比如到崗天數乘以單天標準)
- 有些是固定月發
有些老板(ban)給銷售崗位還有駐外(wai)補貼、區域補貼,要搞清楚標準(zhun),最好做(zuo)個【津貼發放臺賬】。

3.績效工資
績效最容易扯皮。月初吹(chui)得天(tian)花亂墜(zhui),月底考核一(yi)落地,獎金砍得渣都不剩(sheng)。
HR必須做的:
- 和主管確認本月績效考核結果,有沒有人是0分?
- 留書面記錄(打分表、績效審批表)
- 有些崗位是提成或銷售獎金,要對接財務或業務確認金額。
不(bu)要(yao)口(kou)頭!不(bu)要(yao)口(kou)頭!不(bu)要(yao)口(kou)頭!很(hen)多勞(lao)動仲裁里,員工鬧得最狠的就是“我該拿多少績(ji)效”。寫清楚,存檔。

4.加班費
先(xian)記(ji)住最基(ji)本(ben)的(de)法定標準(《勞動法》):
- 工作日加班:正常工資 * 1.5倍
- 周末加班(未調休):正常工資 * 2倍
- 法定節假日加班:正常工資 * 3倍
別(bie)再(zai)用“加班(ban)調休(xiu)抵扣”一把糊(hu)涂賬——調休(xiu)只(zhi)適用于周末,法定(ding)節假日加班(ban)是不能調休(xiu)抵的,必須給加班(ban)費(fei)。
舉個(ge)例子,假(jia)設小王底(di)薪6000元,按21.75天計:
- 日工資 = 6000 / 21.75 ≈ 275.86元
- 小時工資 = 日工資 / 8 ≈ 34.48元
- 工作日加班2小時:34.48 * 1.5 * 2 ≈ 103.44元
- 周末加班8小時(沒調休):34.48 * 2 * 8 ≈ 551.68元
- 國慶節加班1天:275.86 * 3 ≈ 827.58元
再重復一次:法定節假日(ri)加班不(bu)能(neng)調休(xiu),只(zhi)能(neng)給錢!
5.請假/缺勤扣款
常見誤區:
- 年假是帶薪的,請假不扣工資。
- 病假根據公司政策,有些地方按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核算,有些公司按70%~80%扣。
- 事假、曠工要全額扣。
核(he)算(suan)時,一(yi)定和考勤核(he)對(dui)一(yi)致,出入(ru)勤表和假條要匹配。

6.社保公積金
每個月公(gong)司繳(jiao)多(duo)少,個人也(ye)要(yao)繳(jiao)多(duo)少。
別忘了:
- 社保(養老、醫療、失業)有公司和個人部分,按實際基數走。
- 公積金基數、比例,每個城市不一樣,比如有的地方8%、有的12%。
- 員工轉正當月是否調基數,也要寫在流程里。
7.個稅
工資個稅 公式(shi)(簡化版):
應納(na)稅額(e) = 工資收入(ru) - 五險一金個(ge)人繳費 - 起征點5000 - 各項(xiang)專項(xiang)附加扣除
按月(yue)預(yu)扣預(yu)繳,按累計法。
新手HR最容易被(bei)問到(dao):“專項附加扣(kou)除要(yao)不要(yao)HR代扣(kou)?”,針對這種情況,員工(gong)要(yao)在(zai)個稅APP里(li)填報,你按報表算就(jiu)好。
03 算工資怎么能更方便快捷?
別想著手動腦補計算,每個環節都要對照表格,留痕跡。下面這幾個必備表單,強烈建議搞一套,模板做好了>> HRM管理系統模板
工資計算表
- 員工編號、姓名、部門、崗位
- 固定工資
- 津貼補貼
- 績效獎金
- 加班費
- 請假/扣款
- 應發工資
- 社保公積金個人扣款
- 個稅
- 實發工資

- 績效考核表:月度打分、績效系數、提成核算
- 加班匯總表:加班申請、審批記錄、調休記錄
- 請假記錄表:病假、事假、年假、產假…附審批單
- 社保公積金繳費明細:個人繳費基數、公司繳費基數
- 工資條:給員工看的工資明細,一定要保存發放記錄
這(zhe)些東(dong)西,手動(dong)Excel固然可行,但天天手動(dong)也(ye)太原始了。實在沒(mei)預算,也(ye)要(yao)搞個自動(dong)化。
別(bie)看表單是小工具(ju),能救你半條命。
最后,老板最愛問:工資怎么算出來的?要答得清!
老板找(zhao)HR對工資(zi),最怕HR自己也說(shuo)不(bu)清楚(chu)。
所以一定記住:
- 每一筆錢算出來都有出處(有申請表、審批單、考勤表)
- 每個公式寫清楚,有計算過程
- 有爭議的,拿文件或制度出來對
記住一句話:工資算錯不(bu)可怕(pa),說(shuo)不(bu)清楚最可怕(pa)!
工資核算這活兒,看起來繁瑣,但真(zhen)要說穿了(le),就是(shi):
有(you)制度(du) ? 有(you)流程 ? 有(you)臺賬 ? 有(you)依據 ? 有(you)工具 ? 算完說得清
新(xin)手HR想少挨(ai)罵,就別(bie)把工(gong)資核(he)算當口(kou)頭活兒做(zuo)。
表格要做全,公式要算對,數(shu)據要留痕,口徑要一(yi)致,員工(gong)問得清(qing),老板看得懂,財(cai)務對得上,才是合格的HR。
以上,希(xi)望對大(da)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