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管理是(shi)什么?安全生產(chan)管(guan)理主要管(guan)什么?
不(bu)管是制造(zao)業、建(jian)筑業,還是倉儲、物流、化工等(deng)等(deng),一聊到“安全事故(gu)”,大家腦子里最(zui)先冒出(chu)來的兩個詞,肯定就是:
- 人的不安全行為
- 物的不安全狀態
這倆確(que)實是最常(chang)見、最直接的(de)原因。比如:
- 工人沒戴安全帽、抄近路、酒后上班 —— 這是人的問題
- 機器漏油、線路老化、地面濕滑 —— 這是物的狀態問題
但這兩點并不能解釋所有安全事故。為啥有的單位制度也有、培訓也做了、設備也保養了,結果還是出事兒了?那就得說到第三個非常關鍵但經常被忽略的原因——管理上的缺陷或失效。
也叫(jiao)做(zuo)“管(guan)理(li)原因(yin)”、“制度漏洞”、“安全管(guan)理(li)不(bu)到位”,簡單點說就是:
管不(bu)好!制度有了(le)(le),執行(xing)不(bu)到(dao)位;流程(cheng)有了(le)(le),沒人(ren)監督;問題看(kan)到(dao)了(le)(le),沒人(ren)處理。
這篇內容就詳(xiang)細給大家介(jie)紹下安(an)全(quan)生產(chan)管(guan)理(li)(li)是什么(me)?安(an)全(quan)生產(chan)管(guan)理(li)(li)主(zhu)要管(guan)什么(me)?
一、先捋一遍“三大原因”是什么?
1. 人的不安全行為
人的問(wen)題就是各種“作死”的操作:
- 違章操作:明知道不該干,還非要干。比如帶電維修、不按流程鎖電源
- 違章指揮:上面的人為了趕工期,瞎指揮。比如領導要求加班趕任務,讓工人冒險干活
- 忽視安全:圖省事、不當回事。比如安全培訓走過場,沒聽進去,也不愿意學
- 疲勞上崗、酒后上崗:這也很常見,就不多說了。
- 臨時工不熟練瞎操作:這個更危險
2. 物的不安全狀態
就是設備、環境的(de)問題,比如:
- 機器設備老化、沒有維護
- 線路漏電、沒有接地
- 安全防護裝置損壞
- 工作環境惡劣,比如通風不好、有毒氣體泄露
- 儲存不當,比如危險品亂放、亂堆、標簽不清晰
這(zhe)些問(wen)題(ti)就像地雷(lei)一樣(yang),平時(shi)看著沒事,一出事就是大(da)事故。
3. 管理上的漏洞
這個就復雜一點,但也(ye)是(shi)最常被忽略的。舉幾個例(li)子:
- 制度只是寫在紙上:比如有安全操作規程,但從來沒人檢查有沒有按規程干
- 培訓不到位,或干脆沒培訓:新員工直接上崗,沒人教,出事也不知道怎么應對
- 安全檢查是走過場:比如有隱患排查制度,但每次檢查就是拍幾張照片、寫個報告,沒人真整改
- 出了事故不吸取教訓:事故發生后,該追責的沒追,該整改的沒整改,下次繼續出事
- 管理層只看效率,不管安全:一味壓縮時間、降低成本,安全被放最后
這些管理上的(de)問題(ti),才是真正讓“人”和(he)“物”的(de)問題(ti)一直(zhi)發生的(de)根源。

說幾個真(zhen)實的(de)生產安全事故(gu)例子——
二、三者之間的關系
很多事故你一(yi)開(kai)始看,好(hao)像是“操作失(shi)誤”。但你再往下挖,會發現(xian):
- 為啥操作失誤?——沒培訓好、沒人監督
- 為啥設備老化?——沒有定期保養的機制
- 為啥沒人報警?——員工沒意識也怕背鍋
- 為啥管理層不重視?——只盯利潤,不看風險
所以說:

三、安全生產該怎么做?
安全管(guan)理(li)涵蓋了(le)隱患(huan)管(guan)理(li)、風險管(guan)理(li)、事故(gu)管(guan)理(li)、設(she)備管(guan)理(li)、危廢品管(guan)理(li)、健康(kang)管(guan)理(li)、培訓(xun)管(guan)理(li)、績(ji)效管(guan)理(li)、作業票管(guan)理(li)等 9 大業務模塊。
注:以下所用到的安全生產管理工具>> EHS安全生產管理

1. 真正把安全納入公司文化——安全手冊
安全(quan)不(bu)是“額(e)外的事(shi)”,而是每(mei)個(ge)崗(gang)位的基本職(zhi)責(ze)。
- 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該干啥、不能干啥
- 每個環節都考慮“安全因素”
- 領導帶頭遵守,而不是甩鍋

2. 制度不是寫出來的,是要落地執行的
- 安全制度要簡單、易懂、可執行
- 每個月要做真實的隱患排查
- 排查了就得整改,有閉環、有跟蹤、有問責

3. 安全培訓必須走心,而不是走過場
- 新員工入職就要做完整培訓,考試合格才能上崗
- 有實操、有演練,不只是 PPT
- 培訓內容要結合崗位實際,不能全是套話

4. 現場監督要常態化,而不是突擊式
- 每天班前有安全確認(工具、安全帽、環境)
- 班中有巡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 班后做總結和復盤,有問題立即匯報

5. 安全指標納入績效考核
- 出事故不是“運氣不好”,是管理有問題
- 安全考核不能浮于表面,要看整改、執行、預防等多維度
- 管理層不能只看產值,也要對“零事故”負責

最后總結一下
說到底(di),生(sheng)產安全事故(gu)不是“突然就發生(sheng)了”,而是長時(shi)間小(xiao)問題積累(lei)成大(da)事故(gu)。
記住這句話:
事(shi)故的發生,是人的行為 + 物的狀態(tai) + 管理的缺陷,共同作用的結果(guo)。
所(suo)以別光盯著(zhu)誰操(cao)作失誤了(le)、哪個設備壞(huai)了(le),更要(yao)問:
- 是不是制度沒執行?
- 是不是隱患沒人管?
- 是不是安全文化缺失?
- 是不是上面為了趕進度忽略了風險?
安(an)全這事兒,不怕你犯錯(cuo),就怕沒人提醒、沒人管、沒人負責任。
如果(guo)你是(shi)企業負責人、管理者、或者基層班組長,記住這(zhe)三個字(zi):
人、物、管!
- 人要培養意識
- 物要定期維護
- 管要閉環跟進、真執行
三方面一起抓(zhua),安全才真的靠譜(pu)。
以上(shang),希望(wang)對大家(jia)有所幫(bang)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