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群里,兩個銷售又吵起來。
- 一個說:“我剛跟上的客戶怎么又被分給別人了?”
- 另一個回:“系統分的啊,不是我動的。”
我盯著那份Excel分配表,頭有點大。
每次有新線索進來,都得人工分一次。
- 分晚了,銷售抱怨;
- 分早了,客戶信息又不完整。
久而久之,線索要么被搶,要么沒人跟。
我當時就在想:如果能讓CRM自己分客戶,還能自動記錄分配邏輯、自動通知銷售,是不是能省下半天工?
于是我給自己定了個小目標——兩小時,讓CRM自己分客戶。
今天我就給大家演示一下,我是如何快速做出一套能自己分配客戶的CRM系統的。
文章參考>> //gaoyunjjd.com

為什么線索分配總是一團亂
說實話,很多公司都有CRM,但線索分配這塊基本還是靠人管。
客戶從官網、活動、廣告表單、客服咨詢……各種渠道進來。
渠道多、線索雜、負責人不同。
理想狀態下,每個線索都應該第一時間被分配、跟進、追蹤。 現實情況是:
- 有的客戶重復被分配,兩個銷售都在跟;
- 有的客戶沒人認領,躺在系統里半個月;
- 有的銷售自己留私單,不在系統錄入;
- 主管天天在群里@人:“這條線索誰在跟?”
表面上看是人不配合,實質是流程靠人維持,系統不懂業務邏輯。
所以這次我想做的,是讓系統能動起來。
不只是存客戶,而是自己分客戶。
誰符合規則,就自動派給誰。

如何快速搭建CRM系統?具體步驟有哪些?
在動手前,我先梳理了整個線索流轉路徑:
從來源→錄入→識別→分配→通知→跟進。
思路理清楚,再去搭系統,效率高得多。
下面是我兩小時里做的四步。
1. 信息進系統:不靠人復制粘貼
先解決最底層的問題——線索怎么進系統。
我用簡道云平臺搭了個智能表單:
- 客戶無論是從官網注冊、活動掃碼、還是銷售手動錄入,
- 只要提交表單,就自動生成客戶檔案。
關鍵有兩點:
- 自動帶來源標簽(官網、活動、人工),方便統計渠道效果;
- 字段精簡,只留必要信息:公司名、聯系人、手機號、來源。
錄完的客戶信息自動流入CRM主表,不再靠銷售私發Excel。
這樣信息先統一,再談分配。


2. 自動識別客戶屬性:系統先懂再分
客戶一多,最怕亂分——有人拿到不合適的客戶,效率反而更低。
所以我加了一個識別邏輯,系統會自動根據字段信息判斷客戶類型,比如:
- 郵箱后綴、行業關鍵字 → 識別所屬行業;
- 手機號或地區字段 → 自動識別地區;
- 渠道來源字段 → 標記是廣告線索還是展會線索。
在簡道云平臺上,這些判斷全是可配置的,不用寫代碼,只要設置規則:
“如果來源=官網,地區=華東,就分配給華東組。”
這一步就像讓系統有了點判斷力,后面分配才不會亂。

3. 分配規則:讓客戶自動找對人
分配邏輯是整個系統的核心。
我用了三種模式組合:
- 區域優先:客戶地區匹配對應銷售區域;
- 輪詢分配:同一區域的銷售按順序自動輪轉,避免偏心;
- 優先級分配:高意向客戶優先給業績高、響應快的銷售。
舉個例子:
- 華東區來了個官網注冊客戶,系統判斷后分配給該區域銷售A。
- 下一個客戶,自動分配給銷售B。
- 如果A當日線索量滿,就跳過A,給C。
整個分配動作只需要設置一次觸發器:當新線索創建 → 執行“分配規則” → 通知負責人。
這時候,CRM從被動表格變成主動中控,每條線索有歸屬、有記錄、有邏輯。


4. 自動通知與記錄:閉環要做到底
分配只是開始,閉環才是關鍵。
我利用簡道云平臺的智能助手PRO給系統加了兩個動作:
- 自動通知銷售:一旦分配完成,系統通過企業微信自動@銷售:“你有新線索,請在3小時內聯系”;
- 自動記錄操作日志:每條線索的分配時間、負責人、來源都自動存檔,方便復盤。
這樣,主管不用再問這條線索誰拿的,系統自己會答。
如果銷售3天未跟進,系統還會自動提醒一次,5天沒更新狀態,線索自動回收,重新分配。
這下,CRM真的開始盯人了。


結果:從搶客戶變成拼效率
系統跑了兩周,效果立竿見影。
- 銷售之間的搶單現象幾乎消失;
- 每條線索24小時內分配到人;
- 主管能實時看到分配情況,知道誰接得多、誰跟得快;
- 數據閉環后,渠道投放效果也更好衡量。
最直觀的變化是,以前銷售關注誰分到客戶,現在關注怎么更快成交。
我也終于不用每天當調度員,整天在群里拉Excel。

思考:CRM的價值,不在數據,而在分配邏輯
這次做完我特別有感觸:
- CRM做得再花哨,如果線索流不順,最終都會淪為通訊錄。
- 客戶數據再多,沒人接,等于沒意義。
- 客戶分配不準,銷售積極性也被打擊。
很多企業做CRM失敗,不是功能不夠多,而是流程靠人盯,系統不懂業務。
其實CRM的核心,不是讓銷售多錄信息,而是讓系統少讓人操心。
線索能自動流動,團隊才能持續轉起來。
這也是我做這套系統時最想解決的問題:讓CRM成為銷售團隊的調度中心, 而不是一個冷冰冰的存檔庫。
結語
兩小時搭的這套自動分配系統,邏輯很簡單:
信息自動流入 → 系統識別 → 規則分配 → 通知銷售 → 自動提醒。
全程不用手動導表,不用主管催進度,也不用爭客戶。
很多人以為自動化系統是高科技,其實只是把原來要靠人盯的邏輯,拆出來交給系統執行。
這件事做完,我更確定一件事:
CRM的意義,不是取代人,而是讓每個人的時間用在更有價值的地方——少分客戶,多簽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