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團隊管理的本質,到底是什么?
知友問得很好: “做了5年銷售管理,也開過公司,我真沒覺得什么PDCA、SWOT、創新思維這些對我有多大影響。團隊能不能跑得動,更多還是看這幫人愿不愿意跟我走、有沒有一股勁兒。”
說(shuo)實(shi)話,我看到這個提問的(de)時候(hou)挺有感觸(chu)的(de)。 這些年不(bu)少互聯網公(gong)司,談起銷(xiao)售(shou)管理就是(shi):OKR、賦能(neng)、流(liu)程設計、思維模型……開(kai)會講得(de)天花亂墜,實(shi)際銷(xiao)售(shou)數據一塌糊涂,流(liu)失(shi)率高(gao)得(de)嚇人。
那問題就來了:
銷售管理(li)的本質到底是(shi)什么? 是(shi)管理(li)方法論?是(shi)激勵機制?是(shi)流程設(she)計? 還是(shi)……人心和隊形?
我們不談宏大理論,就聊聊在真實團隊里,銷售管理到底靠什么能跑得動。
文章系統參考>> 銷售管理系統
一、說到底,管理銷售就是管這三件事
你說銷售是最難管理的一群人,沒錯。 但歸根到底也就這三件事:人、目標、動作。
1. 管好人:不是壓服,而是跟你混有勁頭
銷售是“高壓力高反(fan)饋”的工種,干得好的時候(hou)風(feng)風(feng)火(huo)火(huo),干不(bu)動的時候(hou)連手(shou)機都不(bu)想接。
所以銷(xiao)售團隊能不(bu)能帶好,最(zui)先看的不(bu)是制(zhi)度、流程,而是這個問題:
這幫人,愿不愿意聽你一聲招呼?
不是(shi)怕你,不是(shi)服你頭銜,而是(shi):
- 覺得你是自己人;
- 遇事你站前頭;
- 獎懲你公平,情緒你穩得住。
說白了,就是“跟著你干,有盼頭、不糟心”。
那些天天強調管理技巧、PPT做得比月報(bao)還多的(de)“銷(xiao)售(shou)總監”,往往一(yi)開早(zao)會(hui)就掉粉。真正在一(yi)線帶出成(cheng)績的(de)人,不一(yi)定讀過管理書,但知道怎(zen)么帶人、怎(zen)么扛鍋、怎(zen)么做決定。

2. 管好目標:不是指標有多復雜,而是方向夠不夠清楚
我見過很多(duo)公司,銷售(shou)團隊績(ji)效一(yi)套(tao)一(yi)套(tao)的(de):回款額、拜訪頻次、新增(zeng)客戶量、凈推(tui)薦值……
但問(wen)銷售一句:“你們這月最重要(yao)的目標是什(shen)么?” 回(hui)答五花(hua)八門(men)。
那說明什么?方向不清晰,管再多細節也白搭。
銷售管理的第一目標不是KPI拆多細,而是: 團隊上下都知道“這個月我們要一起拿下什么”。
能不能打成共識,能不能在壓力中互相撐(cheng)一撐(cheng),才是(shi)關鍵(jian)。

3. 管好動作:不是流程多完美,而是動作要聚焦
有(you)些(xie)管(guan)理(li)者一天到晚在(zai)琢磨(mo)“如(ru)何提升轉化(hua)率”,于是銷售被要求:
- 每通電話打完錄音;
- 每次拜訪做復盤;
- 每周必須提三條客戶建議……
說實話,這些事都不壞,但問題是:真正該做的動作變模糊了。
銷售執行的關鍵是:
什么該做、什么時候做、做到什么程度,就得說得明明白白。
聚(ju)焦(jiao)幾個關鍵動作(zuo),比(bi)如“二訪(fang)策略”“客戶(hu)標(biao)簽劃分”“下單跟進”,讓(rang)團(tuan)隊節奏(zou)一(yi)致起來(lai),成績往往比(bi)什么都不說(shuo)更穩定(ding)。

二、帶銷售這件事,其實很像“打帶跑”
知友說(shuo),“他(ta)(ta)們愿(yuan)意給我面(mian)子,我說(shuo)啥(sha)就做啥(sha)”,這話(hua)看起來像是情(qing)商管(guan)理,其實(shi)本(ben)質(zhi)是你站在了他(ta)(ta)們前面(mian)。
銷售管理不是統治,而是“打帶跑”
很多銷售(shou)經理誤會了“管理”這(zhe)兩個字,以為是發指令、下任(ren)務。
但你去看真正帶得動團隊的人,做的是一(yi)件事(shi):
自己(ji)先上場(chang),帶頭跑(pao)第一圈(quan),順(shun)便告(gao)訴別人該往哪跑(pao)。
這就解釋了為什么“做得久的銷售”往往更容易帶出團隊——因為他們知道“底下人最怕什么、卡在哪、怎么破”。
銷售不是搞科研,沒人愿意被拍(pai)腦袋指揮。 但如果你(ni)跟(gen)大家一起卷(juan)、幫(bang)忙破(po)局,哪(na)怕你(ni)不說話(hua),底下人也會替你(ni)盯著目標跑(pao)。

三、方法論有沒有用?當然有,但順序不能反了
有個誤區是,把管理方法當成了核心競爭力。
你說(shuo)PDCA、SWOT、教(jiao)練(lian)式(shi)管理……它們當然(ran)是有(you)用的,但前提是:
- 你得先有團隊氛圍;
- 有基本的“你說話他們愿意聽”的信任基礎;
- 有大家對目標的統一認知。
不然就是空轉。
我見(jian)過用OKR“玩死”銷售團隊的老板,每(mei)月都調整(zheng)指標,人人焦慮; 也見(jian)過拿SWOT開需(xu)求會(hui),最后連拜(bai)訪計劃(hua)都沒定出來的總(zong)監。
所以我的看法是:
先立場,再方法;先人心,再流程。
方(fang)法論是讓你更穩,不是讓你“跳到上面去控(kong)制別人(ren)”。

四、管理不是一套系統,而是一種“在場”
我(wo)特別認同知友(you)說的“不是不尊重管(guan)(guan)理方(fang)法(fa),但我(wo)理解的銷售(shou)管(guan)(guan)理更(geng)在于是否齊心協力”。
是的,銷售管理的關鍵不是你懂多少方法,而是你有沒有在團隊的關鍵時刻,站在對的地方。
- 團隊有人掉隊了,你有沒有去撈;
- 銷售和客戶吵翻了,你有沒有去解圍;
- 成績到了瓶頸,你有沒有帶頭打開一個突破口。
說得再白一點:
不是你怎么“管理”銷售,而是銷售遇事時,會不會想到你。
這才是銷售管理最底層(ceng)的信任(ren)機制。

寫在最后:管得動和講得好,不是一回事
有些管理者,“講得(de)好”很厲害,但真(zhen)要(yao)“管得(de)動”一個銷售團隊,卻怎(zen)么都帶不起來。
為什么?
因(yin)為銷(xiao)售團隊的管理,從來不(bu)是靠(kao)會說話、懂流程、做(zuo)模型這些事成的, 而是靠(kao)你是不(bu)是一個(ge)值得(de)信、能靠(kao)住(zhu)、能把方向看準的人。
所以我想回答題主這個問題:
“那(nei)些管理方法重(zhong)要(yao)嗎?”
重要。但不是最重要。
真正的銷售管理,是把團隊帶起來、目標盯死了、過程不跑偏、關鍵人跟你走到底。
這事兒不是方法能解決的,而是你(ni)自(zi)己先(xian)走在了前(qian)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