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化轉型的時代浪潮下,企業對業務運營的實時監控和決策支持需求愈發強烈。進銷存系統(Inventory-Purchase-Sales,簡稱“進銷存”)作為企業核心的業務系統,承載了從采購、銷售到庫存管理的(de)(de)全流程。而“經營看板(ban)”則(ze)是將系(xi)統中海量、多維的(de)(de)數據,通過可視化圖表和儀(yi)表盤的(de)(de)形式直觀(guan)呈現給管(guan)理層(ceng),幫助(zhu)他們快速了解企業運營狀況、發現問題并做(zuo)出(chu)及(ji)時(shi)決策(ce)。
本文將詳細剖析什么是進銷存系統、為什么要做經營看板,以及如何一步步從架構設計、數據采集、可視化開發到最終落地,打造一個切實(shi)可行的(de)企業經營(ying)看板。全文結構如下:
本文你將了解:
- 什么是進銷存?為什么要講經營看板?
- 進銷存經營看板的整體架構
- 數據流轉與流程圖
- 核心功能模塊詳解
- 開發技巧與實戰要點
- 實現效果示例
- FAQ 常見問題解答
一、什么是進銷存?為什么要講經營看板?
1.進銷存系統簡介
- 采購(Purchase):供應商下單、入庫、付款。
- 銷售(Sales):客戶下單、出庫、回款。
- 庫存(Inventory):實時庫存、批次管理、保質期預警。
2.為什么要做經營看板?
- 數據一圖掌握:孤立的表格、報表無法滿足快速決策需求。
- 異常預警:實時監測關鍵指標,如庫存告急、欠款超期、采購延遲等。
- 績效考核:結合銷售額、毛利、回款率等指標,輔助績效評價。
- 管理驅動:借助可視化,引導銷售員、采購員與倉庫員關注重點工作,提升協同效率。
二、進銷存經營看板的整體架構
1.架構圖
mermaid
flowchart LR
A[數據源層] --> B[ETL/數據倉(cang)庫]
B --> C[指(zhi)標(biao)計算層]
C --> D[BI可(ke)視化層]
D --> E[前端儀表盤]
style A fill:#f9f,stroke:#333,stroke-width:1px
style B fill:#ff9,stroke:#333,stroke-width:1px
style C fill:#9ff,stroke:#333,stroke-width:1px
style D fill:#cfc,stroke:#333,stroke-width:1px
style E fill:#fcf,stroke:#333,stroke-width:1px
- 數據源層:ERP/CRM/財務系統數據庫、第三方API、Excel/CSV 文件。
- ETL/數據倉庫:使用 Apache Airflow 或者企業級 ETL 工具,定時清洗并加載到數據倉庫(如 MySQL、PostgreSQL、ClickHouse)。
- 指標計算層:基于 SQL/Presto/Spark,按照業務規則批量計算核心指標,并聚合到維度表。
- BI 可視化層:選型如 Apache Superset、Grafana、Tableau 或者自研 React + Echarts。
- 前端儀表盤:Dashboard 頁面,配合權限管理、用戶定制化功能。
2.技術選型

三、數據流轉與流程圖
業務流程圖
mermaid
flowchart TD
subgraph 數據采集
A1[ERP 數據庫] --> B1[ETL]
A2[財務系統] --> B1
A3[Excel/CSV] --> B1
end
B1 --> C1[數據倉庫]
C1 --> D1[指(zhi)標計(ji)算]
D1 --> E1[API 服務(wu)]
E1 --> F1[前端(duan)儀(yi)表盤(pan)]
- 步驟 1:通過腳本/工具抓取多源數據到臨時表;
- 步驟 2:清洗、統一編碼,并寫入數據倉庫;
- 步驟 3:批量計算核心指標(按日、周、月、產品、客戶等維度);
- 步驟 4:前端通過 RESTful/API 拉取最新計算結果;
- 步驟 5:儀表盤動態渲染,支持篩選與下鉆。
四、核心功能模塊詳解
以下五個看板,均示例(li)以 React + Echarts 實現(xian),后端使(shi)用 FastAPI 提供(gong) /api/dashboard/* 接口。
1.庫存統計看板
功能
- 當前 SKU 實時庫存
- 庫存趨勢(7 天/30 天)
- 庫存預警(低于安全庫存)
- 倉庫分區庫存分布
業務流程
- 后端 SQL 統計每個 SKU 當日庫存。
- 對比安全庫存,生成預警列表。
- 聚合按倉庫分區維度的庫存。
- 前端調用 /api/dashboard/inventory。
開發技巧
- 防抖動請求:庫存波動頻繁,前端查詢時節流 1 分鐘一次即可。
- 圖表優化:使用 Echarts 的 dataZoom 支持時間范圍縮放。
- 閾值高亮:Echarts 支持設置 markLine 在安全庫存位置畫線。

樣例代碼(前端 React + Echarts)
jsx
import React, { useEffect, useState } from 'react';
import ReactEcharts from 'echarts-for-react';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InventoryBoard() {
const [data, setData] = useState({ timeline: [], values: [], warnings: [] });
useEffect(() => {
fetch('/api/dashboard/inventory')
.then(res => res.json())
.then(setData);
}, []);
const option = {
title: { text: '庫存趨勢(shi)' },
xAxis: { type: 'category', data: data.timeline },
yAxis: { type: 'value' },
series: [
{
name: '庫存量(liang)',
type: 'line',
data: data.values
}
],
markLine: {
data: [{ yAxis: data.safe_stock }]
},
dataZoom: [{ type: 'slider', start: 0, end: 100 }]
};
return
}
實現效果
- 折線圖展示庫存變化趨勢
- 安全庫存虛線一目了然
- 預警列表支持點擊跳轉到采購或調撥流程
2.倉庫經營看板
功能
- 倉庫利用率 & 空間占用率
- 出入庫次數排行
- 作業員效率(單量/小時)
- 滯留庫存(超期天數分布)
業務流程
- 統計每個倉庫每日出入庫明細。
- 計算占用率 = (當前體積/倉庫總容量)。
- 關聯員工作業日志,計算效率。
- 聚合滯留庫存,按超期時長分桶。
開發技巧
- 地圖可視化:若多倉庫,可接入高德/Google 地圖標注位置。
- SVG 布局:自定義倉庫平面圖,熱力圖展示高占用區域。
- WebSocket 通知:當占用率高于閾值,前端實時彈窗告警。

樣例代碼(后端 Python FastAPI)
python
from fastapi import FastAPI
import databases, sqlalchemy
app = FastAPI()
DATABASE_URL = "postgresql://user:pass@localhost/db"
database = databases.Database(DATABASE_URL)
@app.on_event("startup")
async def startup():
await database.connect()
@app.get("/api/dashboard/warehouse")
async def warehouse_board():
query = """
SELECT
w.id,
w.name,
SUM(i.volume) as used_volume,
w.total_capacity,
COUNT(*) as ops_count
FROM warehouse w
LEFT JOIN inventory i ON i.warehouse_id = w.id
GROUP BY w.id
"""
rows = await database.fetch_all(query)
return [{"id": r["id"], "name": r["name"],
"utilization": float(r["used_volume"]/r["total_capacity"])*100,
"ops_count": r["ops_count"]} for r in rows]
實現效果
- 倉庫利用率儀表盤
- 熱力圖標注高頻作業區
- 滯留庫存分段柱狀圖
3.銷售訂單看板
功能
- 當日/本月/本年銷售額
- 各渠道銷售占比
- Top10 熱銷產品
- 回款率 & 欠款明細
業務流程
- 聚合銷售訂單數據,按時間粒度統計銷售額。
- 統計渠道(線上、線下、分銷商)占比。
- TOP N 產品銷量排行。
- 計算回款率 = 已回款/訂單應收。
開發技巧
- 動態下鉆:點擊某渠道,進入該渠道下的客戶列表。
- 表格 & 圖表聯動:圖表點擊可篩選表格明細。
- 緩存 & 分頁:客戶欠款明細量大,前端分頁請求。

樣例代碼(前端 Echarts 餅圖)
jsx
const SalesPie = ({ data }) => {
const option = {
title: { text: '銷售渠(qu)道占比' },
tooltip: { trigger: 'item' },
series: [
{
name: '渠道',
type: 'pie',
radius: '50%',
data: data.map(item => ({ name: item.channel, value: item.amount })),
emphasis: { itemStyle: { shadowBlur: 10, shadowOffsetX: 0 } }
}
]
};
return
};
實現效果
- 銷售額折線圖 + 指標卡
- 渠道占比餅圖
- Top10 產品柱狀圖
- 欠款明細可導出
4.采購訂單看板
功能
- 當日/本月/本年采購額
- 供應商交付準時率
- Top10 供應商采購額
- 缺貨預測(基于銷售與庫存)
業務流程
- 聚合采購訂單數據,統計采購金額。
- 對比預計交貨日期,計算準時率。
- 結合庫存消耗率,預測未來缺貨風險。
- 前端 /api/dashboard/purchase。
開發技巧
- 缺貨預警算法:采用簡易的線性回歸預測未來庫存天數。
- 導入供應商評分:結合質量與準時率,形成綜合評分。
- 配置化:閾值、預測模型參數可在后臺界面配置。

樣例代碼(缺貨天數預測偽代碼)
python
# 假設(she)daily_sales是(shi)過去30天的日均銷量(liang),current_stock為當前庫存
predicted_days = current_stock / (sum(daily_sales) / len(daily_sales))
實現效果
- 供應商準時率儀表盤
- 采購額趨勢 + Top10 供應商排行
- 缺貨風險預警列表
5.財務收支訂單看板
功能
- 收入 vs 支出 月度對比
- 應收賬款 & 應付賬款 aging 分布
- 現金流量趨勢
- 利潤率 & 毛利明細
業務流程
- 從財務系統或 ERP 導入收支流水。
- 計算應收/應付賬齡分類。
- 統計毛利 = 銷售收入 – 采購成本 – 費用。
- 前端展示各類指標。
開發技巧
- 財務數據對賬:定期將系統數據與財務系統對賬,發現差異。
- 賬齡分段:0–30 天、31–60 天、61–90 天、90+ 天,可配置分段。
- 導出 & 打印:支持 PDF/Excel 導出財務報表。

樣例代碼(賬齡分段 SQL)
sql
SELECT aging_bucket, COUNT(*) as count, SUM(amount) as total
FROM (
SELECT
CASE
WHEN CURRENT_DATE - due_date <= 30 THEN '0-30'
WHEN CURRENT_DATE - due_date <= 60 THEN '31-60'
WHEN CURRENT_DATE - due_date <= 90 THEN '61-90'
ELSE '90+' END AS aging_bucket,
amount
FROM receivables
) t
GROUP BY aging_bucket;
實現效果
- 月度收支對比柱狀圖
- 賬齡分布餅圖
- 現金流折線圖
- 利潤率雷達圖
五、開發技巧與實戰要點
- 指標定義前置:與業務方充分溝通,統一口徑,避免上線后反復改表結構。
- 可配置化:閾值、日期、分段規則都應支持在后臺動態調整,減少開發迭代成本。
- 權限與多租戶:大型企業往往按部門或子公司隔離數據,前端可配置不同角色、不同視圖層級。
- 性能優化:大數據量場景下,推薦使用列式存儲(ClickHouse)、pre-aggregated 視圖以及緩存(Redis)加速。
- 用戶體驗:圖表之間聯動、鉆取、導出、分享功能,一定要提前設計好交互流程。
- 報警與審批流:當關鍵指標異常時,可結合消息推送(郵件、釘釘、微信)與審批流,確保及時響應。
六、實現效果示例
以下(xia)為示例截圖(示例效(xiao)果(guo)僅供參考,實際 UI 可深度定制)
- 首頁儀表板:匯總五大看板關鍵指標卡片
- 鉆取詳情:點擊“庫存預警”卡片,進入明細列表
- 自定義配置:管理員可新增自定義圖表,并選擇數據源字段
如果公司沒有專門的IT人員,在這里我給大家推薦一個業務人員就能夠直接上手的零代碼平臺,簡道云進銷存的使用地址我放在這里了,感興趣的可以前去體驗: gaoyunjjd.com
七、FAQ 常見問題解答
FAQ1:如何保證看板數據的實時性和一致性? 在大型進銷存場景下,數據源常有變更,例如手動盤點、退貨、異常沖正等情況。如果過于頻繁地同步所有數據,將導致系統負載過大,性能瓶頸嚴重。實踐中通常采取“近實時+全量批處理”的策略:
- 變更訂閱:通過數據庫的 Debezium 或者消息隊列(Kafka)實時捕獲增量變更,異步入庫到二級緩存;
- 分鐘級同步:對于關鍵指標,如當日銷售額、庫存量,可每隔 1–5 分鐘觸發一次增量計算,保證管理層看到的“今日概況”能夠及時反映;
- 全量夜跑:在凌晨或業務低峰期(如凌晨 2 點)執行 0–24 小時數據的全量重新計算,修正漏算、重復計算等問題;
- 數據一致性校驗:定期與 ERP/財務系統對賬,發現差異后自動報警并提供對賬明細,支持人工二次確認或回滾。 這樣既能兼顧實時性,又避免了對生產庫造成過大壓力,保證了看板數據的準確與可用性。
FAQ2:不同規模企業在選型上有何差異?
- 小型企業:數據量較小、預算有限,可直接使用 MySQL + Superset/Grafana,開發成本低,上手快;
- 中型企業:數據量中等,希望有更好擴展性,可引入 ClickHouse + Airflow + Superset 組合,或者使用商業 BI(Tableau/Power BI);
- 大型企業:需支持 PB 級數據、毫秒級查詢,需搭建完整的數據中臺:
- 數據湖 + 數據倉庫二層架構,Spark/Presto 計算;
- 統一元數據管理(如 Apache Atlas);
- 多租戶 & 多集群,保障高可用與災備;
- 自研儀表盤平臺,支持層級管理、動態權限和配置化組件。 在實際選型過程中,一定要結合企業現有技術棧、團隊能力與預算,避免“上大套、打水漂”。
FAQ3:如何設計適合管理層的 KPI 指標體系? 設計經營看板的 KPI 指標,需(xu)要結合企業經營目標,將其轉化(hua)為(wei)可量化(hua)、可監控的指標:
- 財務指標:銷售收入、毛利率、現金流、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 運營指標:庫存周轉率、缺貨率、訂單準時率、生產損耗率;
- 客戶指標:新客占比、復購率、客戶滿意度;
- 供應鏈指標:供應商準時交付率、采購成本節約率;
- 人員績效:單量/人/天、配貨準確率、異常處理效率。
制定好指(zhi)標(biao)定義后(hou),需要與管理層反復確認(ren),確保看(kan)板展示的(de)數據(ju)與企(qi)業(ye)目標(biao)高度一(yi)致。看(kan)板上線(xian)后(hou),還要持續跟蹤指(zhi)標(biao)的(de)業(ye)務價(jia)值(zhi),如果發(fa)現某些指(zhi)標(biao)背后(hou)的(de)業(ye)務場景(jing)已經發(fa)生變化,應及時調(diao)整或下(xia)線(xian),以(yi)免“數據(ju)失真(zhen)”誤導決策(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