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shi)不是(shi)經常聽到這些詞:
“我們要(yao)優化(hua)供(gong)應鏈!” “采(cai)購(gou)要(yao)數字化(hua)轉型!” “物流(liu)環(huan)節要(yao)降本!” “SRM上線了,供(gong)應商管起來!” “TMS要(yao)對接第(di)三方物流(liu)平臺(tai)!” “SCM是供(gong)應鏈中心的大腦(nao)!”
聽起來是不是一個(ge)比(bi)一個(ge)高級,一個(ge)比(bi)一個(ge)繞?
但現實情況(kuang)往往是(shi)這(zhe)樣的(de):
- 老板說“管好供應鏈”,采購經理腦袋先大;
- 系統選型會上,供應鏈、采購、倉儲、物流你一句我一句,最后誰上啥系統都沒定;
- 項目上完了,才發現“采購、物流、計劃”根本沒打通,各干各的,數據全靠手填。
今天咱們就把這些名詞、職責、系統徹底理一理。
一張圖總結:

一、供應鏈、采購、物流這仨,到底誰是誰的誰?
首先,我們得(de)從最(zui)基礎的概念(nian)開(kai)始(shi),供應(ying)鏈、采(cai)購、物(wu)流,這(zhe)三兄弟關系緊密,但各自有自己的任務,咱們一一拆開(kai)說(shuo):
① 供應鏈是什么?
供應鏈,其實就是(shi)從(cong)原材料(liao)到最終(zhong)產品交付(fu)給消費者的整個(ge)過程。說(shuo)白了(le)就是(shi):
從(cong)你公司采購原材料開始,到加工生產成(cheng)成(cheng)品,再通過物流渠道運給(gei)客戶,最(zui)后(hou)客戶付錢完成(cheng)交(jiao)易——這一整(zheng)套完整(zheng)的(de)鏈條,就(jiu)叫供應(ying)鏈。

供應鏈的特點:
- 涉及多個環節:采購→生產→庫存→銷售→物流配送。
- 涉及多個角色:供應商、生產廠商、分銷商、零售商、物流商、客戶。
- 更強調整體效率:供應鏈不只是自己公司內部的事,還要協調上下游公司之間的配合。

簡單打個比方:
比如你開了一家做酸奶的(de)(de)工廠,你的(de)(de)供(gong)應鏈(lian)就是:
奶牛場(原料)→運輸公司→你的酸奶廠→經銷商→超市→消費者
整套(tao)流(liu)程(cheng)下來(lai),環(huan)環(huan)相(xiang)扣,這才是完(wan)整的供應鏈(lian)。
② 采購又是干嘛的?
采購呢,相比供應鏈,范(fan)圍(wei)就窄(zhai)了很多(duo)。采購的工(gong)作就是:
挑選并買到最合適的原材料或(huo)者(zhe)產品(pin)。

采購的職責:
- 尋找和評估供應商。
- 比價議價,控制成本。
- 簽訂采購合同,跟進供應商交貨情況。
- 確保采購的物料品質符合要求。

簡(jian)單來說,采購就(jiu)是公(gong)司花錢買東西的“購物高手”,要(yao)用最(zui)低的成本買到質量最(zui)好(hao)的產品。
比如(ru)說你(ni)做酸(suan)奶(nai),你(ni)的采購(gou)部門(men)要(yao)做的就(jiu)是:
- 去奶牛場買牛奶;
- 去包裝廠買包裝瓶;
- 去設備商買生產設備;

而且還(huan)得(de)貨比三家(jia),談出最劃算(suan)的價格,才算(suan)干得(de)漂亮。
③ 那物流又是啥?
物流(liu)這個概念最(zui)直觀也最(zui)容(rong)易懂,物流(liu)的本(ben)質就是:
把貨物從A點(dian)送到B點(dian)。
不管是(shi)買來的(de)原材料(liao)、還是(shi)你生產好的(de)產品(pin),物(wu)流部門要負責:
- 運輸:通過卡車、鐵路、海運、空運,把貨安全送到目的地。
- 倉儲:入庫、存儲、出庫管理。
- 配送:最后一公里,送到客戶手里。

用剛剛酸奶的例子:
物流部門做的事兒就(jiu)是(shi):從(cong)(cong)奶牛場運(yun)牛奶到工廠(chang),再從(cong)(cong)工廠(chang)運(yun)酸奶到超市(shi),再通(tong)過(guo)快遞送到消(xiao)費者手里。
小結一下:
- 供應鏈:是一整條鏈條,從買原材料到賣出去產品,涉及多個公司、多種角色。
- 采購:負責在供應鏈里“買東西”這個環節,找供應商談價格。
- 物流:負責“運東西”,運輸和配送的具體執行。

所以說,三者分工不同,但密不可分。
- 供應鏈不順,采購急著買、倉庫收不了、物流亂成團;
- 采購跟不上,供應鏈計劃落空、生產停線;
- 物流亂,客戶收不到貨,供應鏈績效再高也白搭。
二、SRM、SCM、TMS又是誰?到底各自干啥?
搞清(qing)楚了供(gong)應鏈、采購和物流,接下(xia)來看(kan)看(kan)經常聽到的系統:SRM、SCM、TMS這三個英文縮寫,到底(di)啥意(yi)思?
① SRM(Suppli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供應商關系管理系統
簡單來說,SRM就是幫助采購部門(men)管理(li)供應商(shang)關(guan)系的系統。
它的主要功能:
- 供應商信息管理:供應商資質、價格、質量都記錄下來,方便對比。
- 供應商績效考核:看哪個供應商價格好、質量穩定。
- 在線詢價、比價、招標:方便采購部門快速完成采購過程。
- 采購訂單管理:管理訂單的發出和接收。

SRM最適合誰用呢?
- 企業采購部門,尤其是經常需要和大量供應商打交道的公司。
- 希望降低采購成本,提高采購效率的企業。

打個比(bi)方,有(you)了(le)SRM系統(tong),你(ni)采購牛奶、包裝瓶時就不再用Excel記(ji)錄了(le),直接在(zai)系統(tong)上查供應(ying)商信息,比(bi)價(jia)格(ge),下訂單,非常高(gao)效(xiao)。
② 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供應鏈管理系統
SCM的范圍(wei)就更大了,它覆(fu)蓋的是整個供應鏈管理(li)過(guo)程。
它的主要功能:
- 供應鏈計劃:自動預測需求、優化庫存。
- 供應鏈執行:管理從原料采購到生產再到銷售整個流程。
- 庫存管理:降低庫存成本,減少資金占用。

- 數據分析:供應鏈整體效率如何?有哪些環節可以優化?

適合誰用?
- 生產制造型企業,尤其供應鏈環節復雜,庫存和生產周期管理壓力大的公司。
- 零售商、電商平臺,管理貨物流轉和庫存情況。

繼續拿(na)酸奶公司舉(ju)例,有了(le)(le)SCM系(xi)統,你從采購牛奶到(dao)(dao)生產酸奶、到(dao)(dao)倉儲配送都一目了(le)(le)然,完(wan)全不(bu)會再(zai)出現缺(que)貨或者囤貨過多的情況。
③ TMS(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System)運輸管理系統
TMS顧名思義,就是專門用來管理運輸、物流配送的系統。
它的主要功能:
- 路線規劃和優化:哪個路線最快最省錢?
- 運力調配:合理安排貨車、司機、航班。
- 運輸過程實時監控:貨物運輸到哪里了?會不會遲到?
- 物流費用管理:計算和控制物流運輸成本。

適合誰用?
- 物流企業、貨運代理公司。
- 有大量貨物運輸需求的制造企業、電商公司。
拿酸奶公(gong)司來舉例,有了TMS,你就能知道酸奶從(cong)工廠出發(fa)后,到(dao)(dao)底走到(dao)(dao)哪(na)兒了,客戶問你貨(huo)在哪(na)時(shi),你能秒答:“再過半(ban)小(xiao)時(shi)到(dao)(dao)店里!”
雖然(ran)SRM、SCM、TMS各自有不(bu)同的功(gong)能,但(dan)它們之(zhi)間是相互關聯、協同工作的。
- SRM系統?提供優質的供應商資源,支持SCM系統制定采購計劃。
- SCM系統?整合了SRM和TMS系統的信息,實現從采購到交付的全流程管理。?
- TMS系統?則為SCM系統提供運輸環節的支持,確保產品能夠按時送達客戶手中。?

通過這三個系統的協同(tong)工作(zuo),企業可以實(shi)現供應鏈的高(gao)效運作(zuo),提高(gao)客戶滿意(yi)度。
三、企業到底該選哪個系統?
好了(le),說了(le)這(zhe)么多,你可(ke)能會想:“我公司要不要買這(zhe)三個系(xi)統?”
其實,選擇哪種系統,要看你公司需(xu)求:
- 如果你公司采購量大,供應商多,經常買原料,那你需要的是SRM。
- 如果你是生產型公司,有復雜的供應鏈流程,需要整體優化,那你需要SCM。
- 如果你公司運輸需求大,物流環節經常出問題,那你需要TMS。

那我該先上哪個?能一起上嗎?
可以一起上,但順序要看你“最痛”的是哪塊兒:

如果你有預算限制、只能先上一套,建議從最堵的那個環節下手。
等第一(yi)塊打(da)通(tong)了(le),再考慮系統對(dui)接、升級成閉(bi)環流程(比如:SRM → SCM → TMS)。
總結:搞懂這些,讓你工作更專業!
說(shuo)到底(di),SRM、SCM、TMS 這(zhe)些(xie)看起來挺“高大上(shang)”的系統,其實就(jiu)是把“供應鏈(lian)、采購、物(wu)流”這(zhe)三(san)個關(guan)鍵環節,管(guan)得更(geng)清楚、更(geng)快(kuai)、更(geng)省。
- SRM 解決的是“我跟誰買、怎么買、買得值不值”;
- SCM 管的是“從客戶下單到工廠交貨,全鏈路怎么協同”;
- TMS 則盯著“貨怎么運、哪天到、有沒有耽誤、成本多少”。
這三塊串起來,才叫真正的供應鏈閉環管理。
所以,如果你在(zai)公司常(chang)聽到(dao)這些詞但總覺得(de)一頭霧水,不妨先回到(dao)最簡(jian)單的出(chu)發點:你們企業的物料(liao)是怎么流動(dong)的?人在(zai)哪兒配合(he)、系統在(zai)哪兒支撐?從(cong)實際業務出(chu)發,才能(neng)選(xuan)對工具,用對系統。
未來不管你是老板、管理者,還是系統實施負責人,只要你能把**“人、流程、系統”**三者想清楚、理順了,采購不慌、物流順暢、供應鏈能控,才真的有可能降本增效,不靠拍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