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國的供應鏈的發展狀況及供應鏈的數字化轉型?
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無法取代,全世界最先進的供應鏈,是以中國為核心的亞太區。
通過幾組數據對比下:
- 全球80%以上的汽車零部件和中國制造相關。
- 中國電子和機械制造占全球出口總額約23%,占全球進口總額約13%。
- 中國紡織和服裝占全球出口總額40%。
- 在全球500種主要工業品中,中國有220種產品產量居全球第一。
同時受疫情影響,供應鏈持久韌性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全球的企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依賴亞太地區的制造業,僅中國的制造業就占全球總量的30%。
可以說,全球供應鏈已經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亞洲看中國、美洲看美國、歐洲看德國。
供應鏈究竟是什么?
舉個例子:
你喜(xi)歡(huan)吃雞蛋(dan),需要(yao)去菜(cai)市(shi)場(chang)(chang)買雞蛋(dan),但是你會擔心菜(cai)市(shi)場(chang)(chang)買的雞蛋(dan)不新鮮,甚至可能會斷貨,那怎么辦呢?
你可以養只雞(ji),這樣(yang)每(mei)天(tian)就都有新鮮的雞(ji)蛋了。這樣(yang)一來,從原材料(liao)到(dao)生產再到(dao)物(wu)流配送最后到(dao)你自己的碗里,這一整個過程就是供應鏈。
中國供應鏈有哪些很牛的表現?
說起中國供應鏈,就不得不提到阿里巴巴了。
2021年,gartner公布《》,阿里巴巴位列第十,是排名最高的中國企業。
注:Gartner Top 25是(shi)(shi)業(ye)內唯一(yi)跨行業(ye)評價供應鏈(lian)水平的(de)標(biao)(biao)尺,也是(shi)(shi)供應鏈(lian)領域的(de)風(feng)向標(biao)(biao)。
這份報告中,Gartner預測了供應鏈三大未來趨勢,其中重點強調了數字化優先的供應鏈戰略。
而阿里供應鏈的成功之處也正是在于實施了數字化戰略。
阿里使用電商大數據,通過它的數字中臺,識別匯總出消費者需求,然后精準地傳遞給供應鏈上游的制造工廠,即C2M模式:
在(zai)生產前對客戶的(de)需求(qiu)進行數據(ju)分析加(jia)總,中小企業獲得信息后(hou)通過阿里(li)在(zai)杭州的(de)端(duan)到端(duan)數字化工廠進行生產。
供應(ying)(ying)鏈標桿(gan)不應(ying)(ying)只看(kan)頭部
如果把阿里這種頭部企業比作中國供應鏈的大動脈,那么占中國企業總數95%的中小企業則相當于毛細血管,他們同(tong)樣在為供應(ying)鏈數字(zi)化發(fa)展提供不(bu)可忽(hu)視的經濟(ji)力量。
舉個例子:
貴州新基石在供應鏈管理數字化的路上不斷探索,通過自主搭建供應商管理系統,最終成功用1萬元撬動200萬的價值,也非常值得學習和借鑒。
我們這套供應商管理系統如果是找軟件商做,至少需要200多萬,自主搭建只需要1萬多塊,并且搭建效率高,后期維護非常方便。
該企業通過這套自主搭建的系統管理著超過500家供應商,過去5個人做的事情,現在1個人就能搞定。而且不再局限于企業內部管(guan)(guan)(guan)理(li)(li)信息化,工程項目管(guan)(guan)(guan)理(li)(li)也(ye)不僅限于供(gong)應商(shang)管(guan)(guan)(guan)理(li)(li)。
為什么供應鏈要數字化轉型?
這來源于數字化供應鏈戰略重點提升的5個能力,以簡道云的SRM數字化管理模版為例
- 降低采購成本:將采購流程的各個環節進行標準化管理,實現企業與供應商之間透明、高效的業務協作。
- 供應商質量:基于業務情況設定準入機制,并通過考核評級進一步篩選出優劣供應商。
- 采購產品質量:包括對采購產品本身的質檢、退貨和8D質量整改的質量協同管理等。
- 采購到貨及時率:與供應商開展業務協作,及時了解生產發貨情況,保證產品交付時間。
- 供應鏈管理效率:幫助企業做好供應商關系管理,建立科學合理的供應商管理體系。
這些5大(da)模(mo)塊能力細化成圖表就(jiu)是(shi)這樣(yang)的:
最后總結一下:
世界經濟的復蘇離不開擁有世界供應鏈30%的中國,
中國供應鏈的發展則離不開這些占比90%的中小企業。
